如上所述,这是另一篇痛斥文章,旨在让仍在常用的百度百科中的童鞋更加警惕。
——————————————————————
截至2015年5月,百度百科已收录超过1155万条词条,是中国最大的互联网百科平台,也是众多人的新闻收藏平台之一。
但是,只有有针对性,才能知道是好是坏。相比全球最大的维基百科,百度百科还是一张残破的图片。
要评价百科全书词条解释的可靠性,首先要看文字是否准确,是否有据可查。二是文字是否中性,没有个人情感,不影响网友的客观评价。
虽然两部百科全书一般都有标注,但要求文字可以考证,有可信的出处。但是两者之间的控制程度有明显的差异。
维基百科要求证据必须是公开令人信服的出版机构,如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期刊、书籍,大学水平的教科书、杂志、期刊、知名出版社出版的书籍,主流媒体。而论坛、博客等代表个人言论的网站,则被视为不可信来源,禁止收录。
百度百科就像一切都被原谅了一样,只要他相信来源的正确性,就像他相信自己的帖子一样。
而且文中引用的次数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证明词条解释的准确性和全面性。作者在百度百科和中国维基百科上搜索关键词“姚明”,查看文本下面的引用次数。
百度百科共有32篇参考文献。
维基百科是指82篇文章,是百度百科的近三倍。
维基百科通过鼓励人们添加新闻来源来讨论观点,并强制文案包含越来越详细的参考资料,进一步保证了准确性。
决策文本准确性的另一个因素是审计系统。
首先维基百科不做评论,文字实时更新。更新后的文本能否长期保存,取决于其新闻来源是否充分和可验证,理据是否成立,如果成立,则保留,否则将被更可靠的文本取代。所以维基百科上的文本是维基人通过不断更新和讨论达成的共识或暂时共识。
研究表明,与大学水平的教科书相比,维基百科的准确率为98%。
百度百科实行先审核后发布,有机器审核,也有内审员审核。机器审计无法准确识别材料的可信度和准确性,往往会使一些原创或误导性的文本容易通过。
但由于审计人员的水平和专业程度不同,审计的标准也会不同,个人偏好和利益的关联会使不同倾向的分录通过率不同,甚至会出现恶意篡改分录的情况。正因为如此,百度百科文本的发布受到控制,用户看到的词条解释只是审核员认为正确的文本。
从这个角度来看,百度百科的词条解释存在“准确”和“中立”的大问题。
首先,百度百科对政治敏感文本的审查极其严格,以免出现“攻击政府”的行为,因为这部分相关词条有失偏颇,违背中立。当然这没什么不好,因为环境。为了保持中立,维基百科被许多国家审查和禁止。
其次,百度词条使用的词语不是中性客观的,而是感性含蓄的。比如下面是百度百科对维基百科的描述。
其中使用了情绪明显的三个词:“甚至”、“不相关”、“公开”。而这句话:“因为维基百科也会对社会产生影响,很多研究生论文和一些媒体都会引用维基百科的文字,基本都是普通客户写的。”含蓄明显,普通客户写的文本不足以作为论文的依据,而维基百科普通客户占大多数,所以维基百科上的文本不专业。
相比之下,维基百科对百度百科的评价是比较公正的。
没有强烈的感情用事的话,同时引用了很多评论。共参考了124篇笔记和文献来解释百度百科词条。
百度百科的文字的情绪化或者含蓄化,还是一个比较隐晦的方法。有时有些条目只是简单的软文或硬广告。比如,
“最好的”、“最专业的”,只是不要直接写“我们的网站是你唯一的选择”。
百度百科充满软文的原因之一是商业性。
百度百科是为百度搜索服务的,是一个赚钱的平台。对于一个在广告费这条路上已经疯掉的巨头来说,百度百科上出现广告并不奇怪。
第一个是百度自己的广告,通常是词条页面右侧的宣传链接。
其次,涉嫌百度默认广告。经常出现在医学术语中,表现为普通客户的术语不通过,而私立医院的术语通过,文字可能有误导性。具体例子就不说了。据说百度现在加强了医学术语的注意标准...
再次,由于百度百科在百度搜索中的特色地位和审核的局限性,一些网站通过在词条文本或参考资料中添加广告链接进行宣传。例如:
点击进入的是这个宣传页面:
不要以为百度对此无能为力。其实百度tmd也是这样!
点击进入该界面:
沉默到了极点...
而且有些企业品牌、企业、公司会直接创建词条,利用百度百科流量进行宣传。例如:
为了让这些商业词条通过百度有限审查(百度禁止在其亮面中包含广告词条),有人为此写了一个策略。
当然也有一些公关公司,在万能的淘宝上搜索“百度百科”:
创建一个百度百科词条的价格只有200-1500元。
至于维基百科,不代表维基百科上没有广告条目,但远没有百度百科那么猖獗。一个是维基媒体由非营利组织维基媒体基金(WikiMedia Fund)运营,主要资金来源是来自世界各地的捐赠和美国政府的补贴。另一个是维基百科对商业条目的控制非常严格。比如,在新一轮打击维基百科“水军”的行动中,维基百科封杀了380个异常客户账号,并移除了这些客户生成的210条词条,几乎全部与业务相关。
百度百科在规范操作上远不如维基百科。
1.版权问题
百度百科和其他百度产品一样,多次深陷侵权问题。相比维基百科的侵权,据维基百科统计,至少有2013篇文章。
以下是维基百科列出的一些抄袭项目:
这种侵权行为包括引用、撰写和修改作者、标注出处、不按照维基百科约定的方法分享。而且百度百科在从版权保护网站或官方出版物转载文本时,一般不会列出出处,也不会标注原作者或原网站的版权声明。
百度百科使用积分制是为了鼓励客户录入,积累的积分可以升级到更高的级别,从而获得更高的权限或者兑换消费礼品。所以精神鼓励和物质鼓励使得部分百度百科客户心态失衡,行为激进,出现刷分的情况。
通过大量的复制粘贴,将其他网站的文本批量创建成条目。尤其是网络小说网站的文本被复制的最多。
这种刷过导致百度百科大量词条自创建以来就没有修改过。根据2013年的一项统计,百度百科平均词条数为3.5倍,自创建以来从未修改过的词条数占总数的50.06%,78.74%不足4倍。这进一步导致百度词条准确率低。
维基百科要求客户写的文本必须是原创,其他在线百科文本不能转载。同时,如果文本中有参考文献,必须标明可证实的新闻来源。
百度百科长期以来经历了无厘头的破坏和恶搞。比如“专家”这个词就被解释为“吃饱了没事干,没做过生意。”
再比如2013年“成都”这个词被恶搞。
当然,维基百科上也会有一些恶搞,但不会像百度百科那样猖獗,而且由于管理员的及时回应和公众的监督,条目很快就会改变。
其实这篇文章写的痛斥,应该已经能够引起人们的警惕了。毕竟百度百科是百度的百科,有内在的好处,也必然有大家熟悉的百度气质。另一方面,维基百科更像是造福全世界的公益事业。它不是企业,没有人会控制内容,是开放的,自由的,中立的。正因为如此,才有那么多来自世界各地的志愿者。
所以在使用百度百科的时候要谨慎,或者直接用维基百科。
有人说维基百科不能贴?
不是上不去,是上不去。做点什么。
上一篇:「营销技巧」在企业品牌毫无知名度的情况下,企业品牌初期的宣传是如何做的?
标题:「营销技巧」百度百科比维基百科差在哪里?
地址:http://wenfangge.com/rwfb/6717.html
注明“来源:文芳阁”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文芳阁软文推广平台,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如有对内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0@163.com,本人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