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妆品软文营销的结尾套路,90%的品牌都踩了这些坑!
【文章开始】
你有没有发现,现在刷到的小红书、公众号,甚至朋友圈,那些讲化妆品的“真实分享”越来越多了?开头都挺吸引人,讲成分、讲效果、讲个人血泪史... 但看到最后,总感觉哪里不对劲?要么是硬邦邦甩个链接让你买,要么就是突然冒出一堆看着就假的“用户反馈”,要么干脆戛然而止,让你一脸懵?
为啥我们总觉得很多化妆品软文的结尾,特别“假”、特别“尬”,甚至让人瞬间下头?
这玩意儿,我们业内私下都叫它——“范文化妆品结尾”。意思就是,结尾写得跟模板套出来的一样,毫无灵魂,一眼假。今天,咱就来扒一扒这个“结尾”的门道,看看怎么才能让它不拖后腿,甚至成为神助攻!
一、软文结尾,真不是随便写写就完事儿
很多人觉得,软文嘛,重点在“软”,在前面把故事讲好、把产品吹(哦不,是介绍)到位就行了。结尾?随便呼吁一下行动,或者贴个购买链接不就得了?大错特错!
想象一下: 你刚被一篇讲某精华如何拯救熬夜垮脸的文章深深打动,正心潮澎湃想着“这不就是为我量身定做的吗?”,结果结尾突然来一句:“点击下方链接,立即抢购!限时优惠,错过等一年!” 是不是瞬间感觉像被泼了盆冷水?前面营造的氛围、建立的信赖感,啪,没了。
所以,结尾是啥?它是决定用户看完文章后,是默默划走,还是心痒难耐想去了解、甚至下单的关键时刻! 它承担着: * 临门一脚: 把前面铺垫的情绪、信任,转化为具体的行动(关注、点击、购买)。 * 价值升华: 再次点明核心价值,让用户觉得“这钱花得值”。 * 建立连接: 引导用户进入品牌的“地盘”(官网、社群、私域),方便后续跟进。
二、那些让人脚趾抠地的“范文化妆品结尾”长啥样?
看看下面这些,是不是贼眼熟?我敢说,90%的品牌都中过招:
-
【硬广式结尾】
- “XX精华液,现在购买立减100元!点击链接速抢!”(前面温情脉脉,结尾秒变促销员,太割裂!)
- “还不快去买?手慢无!”(命令式语气,让人反感。)
-
【自嗨式结尾】
- “XX品牌,专注XX成分XX年,值得信赖!”(王婆卖瓜,自卖自夸,用户无感。)
- “用了都说好!”(证据呢?太苍白无力。)
-
【套路式结尾】
- 结尾必带一堆“用户评价”截图,清一色五星好评+夸张赞美词。(假到没朋友,当用户傻吗?)
- 强行上价值:“选择XX,就是选择一种精致生活态度!”(空洞,跟产品关联弱。)
-
【烂尾式结尾】
- 讲完产品就没了... 用户:“所以呢?我该干嘛?”(缺乏明确的行动指引。)
- 结尾突然转到不相关的品牌活动或新品。(跑题,分散注意力。)
三、好结尾,到底该“软”成啥样?
核心就一个词:自然承接,水到渠成。让用户看完觉得,行动是TA自己想做,而不是被你逼的。
怎么做到?这里有几点实操建议:
-
紧扣前文,价值重申(但别啰嗦): 用一两句话,自然带出产品最打动人的那个点。比如:“就像我前面体验到的,这款面霜的‘一夜回春’感(夸张了点,但意思你懂),对于像我这样总熬夜、第二天脸色没法看的人来说,真的是救命稻草。” (这里把核心价值‘急救熬夜脸’又点了一下,但不生硬)
-
行动号召要“软”,给选择而非命令:
- 错误示范:“立即购买!”
- 正确示范:“如果你也跟我一样,受够了熬夜后的‘菜色脸’,不妨点击这里(链接),看看它的详细成分和更多真实用户反馈,说不定它就是你的‘本命面霜’呢?” (用‘不妨’、‘说不定’这种词,降低压迫感)
- 或者:“想了解更多关于XX成分如何对抗熬夜肌的秘密?欢迎关注我们的公众号【XXX】,每周分享护肤干货!” (给用户一个更轻量级的行动选择)
-
利用“从众心理”,但请真实!
与其编造假评价,不如:- 引用少量真实、有细节的用户反馈(哪怕不那么完美)。比如:“我闺蜜用了两周后跟我说,虽然没夸张到换张脸,但上妆确实不卡粉了,这点让她很惊喜。” (真实,有细节,可信度高)
- 展示社群互动截图(用户真实提问和解答)。
- 提一句:“在小红书上搜#XX产品真实测评,能看到不少姐妹的打卡记录。”(引导用户自行验证)
-
制造一点小“悬念”或“福利钩子”
- “关于这个精华的独家使用手法,我下次再单独开一篇详细讲,记得关注哦!”(引导关注)
- “关注后回复‘熬夜救星’,送你一份我整理的急救护肤小技巧PDF。”(提供即时价值,促进关注)
- “首批用户专属福利群还有少量名额,入群可享...”(引导入私域)
-
真诚一点,别把用户当傻子
可以说:“当然啦,护肤品效果因人而异,我的感受仅供参考。建议你先多做做功课,或者从小样试起。” (主动降低用户预期,反而显得可信)
四、举个“栗子”:看看好结尾怎么化腐朽为神奇
假设产品: 一款主打“温和刷酸”的国货水杨酸棉片。
失败结尾范本:
“XX水杨酸棉片,温和不刺激,祛痘去闭口效果一流!现在下单第二件半价!点击购买!用了都说好!【配一堆五星好评假图】”
优化后(模拟真实博主口吻):
“好啦,这就是我这一个多月用这款棉片的真实感受了。对我来说,它最戳我的点就是‘温和’和‘方便’。像我这种有点敏感又懒的肌(拖延)肤(症患者),传统刷酸动不动就爆皮、泛红,步骤还麻烦,根本坚持不下来。这个棉片擦一擦就完事,目前还没翻车过(敲木头!),闭口摸着是平滑了不少,顽固痘痘的话,可能还得给它点时间,或者搭配点别的?(这里暴露了一点‘效果不确定性’)
如果你也是怕刺激、又受闭口困扰的懒人党,真心建议你试试看(行动号召)。不用上来就买正装,它们家有体验装(指路链接),或者去XX平台搜小样,先试试肤感合不合拍。毕竟酸这个东西,再温和也得看个人耐受对吧?(真诚提醒)
对了,我最近在研究不同肤质怎么建立‘酸耐受’,如果你们感兴趣,评论区吼一声,我抓紧整理出来分享!或者,你们有啥关于刷酸的问题,也欢迎留言问我,看到都会回!(社群互动钩子+内容预告)”
五、结尾写不好?可能你忽略了这些...
- 目标不清: 你这篇软文最终想让用户干嘛?是直接卖货?还是引关注?还是打造品牌认知?目标不同,结尾的侧重点和“软硬”程度肯定不一样。卖货的结尾需要更直接的利益点(但也要软),引关注的结尾则需要更强的价值吸引(比如独家内容)。
- 不懂用户: 你的目标用户是谁?她们在决策时最关心什么?是价格?安全性?效果速度?还是便捷性?结尾要挠到她们真正的痒处。比如学生党可能更吃“平价”、“性价比高”这套,贵妇可能更在意“独家成分”、“尊享体验”。
- 和平台调性不符: 小红书结尾可以更活泼、更强调“姐妹安利”感;公众号结尾可以稍微深入一点,引导深度阅读或沉淀用户;抖音信息流广告结尾则需要极其简短有力,几秒内抓住注意力。平台不同,写法也不同。
- 缺乏“人性化”温度: 结尾是离用户最近的地方,需要一点“人味”。可以适当加入一点个人化的建议、小贴士,或者像上面例子里的“敲木头”这种小动作,让人觉得对面是个真实的人,而不是冰冷的营销机器。
六、不过话说回来... 软文结尾再好,也只是锦上添花
核心还是产品要过硬,前面的内容要真诚、有价值。 如果产品本身是垃圾,或者前面吹得天花乱坠结果一看就是广告,结尾写得再妙笔生花,也救不回来,只会让人觉得套路更深。用户都不傻,对吧?
另外,效果追踪很重要! 你这篇软文发出去了,结尾引导的链接点击率怎么样?关注公众号的人数有没有增加?社群的入群率如何?这些数据才能真正告诉你,结尾的优化方向对不对。 光靠感觉或者老板的喜好来评判,那永远只能停留在“我觉得”的层面。可惜啊,具体怎么精准追踪不同结尾策略的效果差异,可能需要更复杂的AB测试和数据分析工具支持,这点我还得再琢磨琢磨... (这里主动暴露了一个知识盲区/执行难点)
写在最后
化妆品的软文营销,早就过了那个靠硬广轰炸就能卖货的年代了。用户越来越精明,对广告的耐受度越来越低。结尾这个看似不起眼的环节,恰恰是用户信任感和行动意愿的“试金石”。 告别千篇一律的“范文化妆品结尾”,用心去设计一个自然、真诚、有价值的收尾,或许暗示这能让你的营销内容真正实现从“看过”到“心动”再到“行动”的闭环。
下次再看到那些尬出天际的软文结尾,你大概就能明白问题出在哪了。也别忘了,自己动手写的时候,多想想:如果我是读者,看到这里,会怎么想?会愿意行动吗?
【文章结束】
标题:化妆品软文营销的结尾套路,90%的品牌都踩了这些坑!
地址:http://wenfangge.com/rwfb/97259.html
注明“来源:文芳阁”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文芳阁软文推广平台,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如有对内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0@163.com,本人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