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事情的背景
从6月1日开始,一年一度的“618”电商推广活动已经启动,天猫、Tesco、品多多、苏宁易购、唯品会、网易考拉、纪昀、蘑菇街、北碚、天坛图书馆、海洋码头、网易YEATION等电商龙头企业纷纷推出推广活动。一段时间,购物、全减、穗、折、红包、优惠券、直接减首付等活动。开始下降,刺激顾客的购物欲望,引发敏感神经。
据电商费用纠纷调解平台(315.100ec)历年客户投诉统计,“618”、“818”、“双11”、“双12”、“黑五”等电商公司容易出现客户爆款投诉。问题集中表现为:先涨后跌、虚假推广、押金不退、发货慢、退换货有限、消息泄露、
为此,网络经济学会旗下国内知名电商智库电商研究中心专门发布了“618”电商推广支出前十大预警,提醒客户警惕推广中的各种陷阱,不要搞“入坑”。
第二,专家意见
警告1:找出优惠的“套路”,谨防“做手脚”
“618”期间,各家电经销商纷纷打出促销牌,如秒杀、打折、红包、优惠券、直接减首付等。,并尽一切努力刺激客户下单。但有些商品已经偷偷改变了“价格”,商家依然玩着“先涨后跌”的套路。一些商家利用促销面来获利清仓,甚至出售质量差的商品。此外,对于部分商户的首付直接下调,客户需要提前支付押金,如果最终没有支付,押金也不会退还。
【典型示例1】如未及时支付最终款项,押金不予退还
2018年10月27日,潘女士在《小红书》中支付定金,20元购买尤妮佳化妆棉和碧翠丝干发胶。原定11月12日18: 00前付款,由于没有收到小红书私信的提醒,最终付款未能及时支付。联系了小红书,被告知因为没有及时付款,不发货不退押金。联系客服未能有效解决问题,平台延迟退款。
【典型例子2】“双11”首付不退。平台商家只退最终货款
2018年11月2日,王女士在“优赞”平台旗舰店购买了一张20元等于100元的代金券(店名为押金)。平台显示预售价格188元,外加100元券。王女士误以为88元是买了之后拿到的券,但是11月11日的价格是268元,扣除100元的券款和20元的购券成本后的价格是188元。所以联系智冠客服协商退款,退押金。平台只愿意退余额,不愿意退押金。
对此,网络经济学会-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法务部分析师姚建芳提醒,面对商家的各种促销活动,客户一定要理性购物,不要让冲动消费落入商家的“套路”。对于“先涨后跌”的消费套路,客户可以向相关监管部门反馈。建议电商平台建立相应的价格保护机制,不要让商家虚高价格。此外,客户必须明确区分“定金”和“定金”,了解预售规则,及时支付最终款项。押金一旦交了就不能退了,而押金一般是可以退的。
警告2:社交有风险,下单要谨慎
随着社交模式的快速发展,除了拼多多等电商,淘宝、JD.COM、苏宁等电商纷纷推出团购平台。618期间,各电商商家的团购推广活动一直呈上升趋势。
一个群体的价格往往低于平时的售价,顾客容易冲动消费。以前流传下来的购物模式中,社交电商的弊病之一就是价格低、质量低,顾客很容易买到质量不符合预期的商品。群殴是为特定目的而临时组织的松散群体,交易成功后分散,一旦发生售后纠纷,往往难以组织维权。另外,团购需要提前付款,而且是在团购形成后才发货,容易出现发货不及时的情况。
【典型示例1】“享受论”任意更改拼写规则,取消客户订单
2019年3月4日,刘女士在《享福物语》买了两个烤箱,需要请28个人帮忙。那天她出来活动的时候,看15秒的广告可以减少一组人数。于是,刘女士邀请了很多朋友一起看广告,最终成功组队。但她表示,3月5日以不支持看视频减少人数为由,恶意取消订单。她说她通过短信告诉她活动不正常。
【典型例子2】《淘收藏》质量差的平台推卸不作为
2019年2月24日,曲先生在“淘吉吉”平台上购买了几副耳机。收到的商品发现与页面广告推销的产品完全不同,质量差,表面脏。联系平台客服后,只要求他联系商家进行信息表达,商家没有微信不回复。再次联系淘平台客服后,我们只是让客户耐心等待,仍然无所作为。
对此,网络经济学会-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法务部拆装员姚建芳提醒客户仔细查看产品介绍,包括发货时间、退换货服务等。参加团购前,特别是购买一些大件商品和贵重物品,防止售后保障服务不完善造成不必要的购物纠纷。另外,客户要警惕低价陷阱,谨慎购买比市场价低很多倍的商品,谨慎筛选,尽可能选择大型可靠的平台购买。
警告3:电商是专门设计来刁钻的,小心“套路”
在“618”期间,电子商务的独家使用问题也值得关注。同一个企业品牌的一盒纸巾店便宜一二十块?一件和企业同品牌的服装,网店价格是实体店价格的三分之一?一台看似一模一样的电视机差价1000元,实际上型号只差一号?这背后是企业品牌“电商独家供应”的“招数”。“618”电商推广期间,品牌商家成为客户购买的主力军。然而,被贴上“电子商务独家供应”标签的客户应谨慎下单。
根据国内资深电子商务维权专家姚建芳的研究,存在“电子商务专用品”的三种情况,即同一款不同质量、同一品牌不同质量、挪用企业品牌,应区别认定。虽然“电商独家供应”产品是由统一的企业品牌生产的,但也面临着服务短缺的问题。所谓“一费一货”,不仅仅是指商品的质量,还包括商品价格中包含的服务价值。目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网购产品享受七天不合理退货换货服务,因为服务体系应该差别不大。
对此,网络经济学会-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法务部拆装员姚建芳提醒,从产品质量来说,“纯电子商务”产品看起来和实体店卖的一模一样,仔细看会发现颜色、内部零件或者某些功能都有差异。事实上,“只限电商”的商品通常都是低价低质的商品。而“电商专属”的产品通常出现在服装、电器、鞋帽、箱包等品类中,客户要睁大眼睛。
相关快速评价:“揭秘企业品牌电商致力机密三情”
100ec/detail - 6451734
警告4:特殊限购,数量与实际情况不符
“618”电商年中促销活动已经启动,部分客户向“电商费用纠纷调解平台”举报,部分商户开展了特殊限价活动。产品页面显示特价限100件,但实际上在客户成功下单后,商家以库存不足等原因拒绝花费再次下单。
对此,姚建芳认为商家用特殊的购买限制来吸引订单,如果实际可以购买的数量与促销不符,则有虚假促销的嫌疑。特殊限购数量与实际情况不符时,客户应及时向平台方报告,电子商务平台发现此类现象应立即对相关商户进行处罚。
警告5:警惕运输陷阱,避免物流高峰
“618”期间,一波又一波的促销活动刺激了支出,也给企业和物流带来了压力。虽然菜鸟互联网和JD.COM都展示了“新的物流武器”,投入了越来越多的人力、网点和新技术,但物流速度慢、服务不足的问题并不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另外,商家的发货能力有限,面对大量订单压力,发货慢也会影响客户体验,一些“闪电发货”的商家无法及时发货。
【典型例子】“杂志云”未按承诺发货,延迟退款
张先生在Magazine Cloud买了一本程序员杂志,买了三年,但杂志在2017年底停刊,期间只收到三期。之后,张先生向杂志云客服询问杂志的发行时间,客服回复说会等到2018年出版社的通知。客服说杂志已经停刊,可以申请退款。申请退款并申请提现余额后,20天仍未按通知到达余额,一直在审核中。客服被告知继续等待。
对此,网络经济学会-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法律权利部的分析师姚建芳提醒假日购物的顾客要做好物流滞后的心理准备。对于有点急用的商品,提前问商家发货时间。对于一点点食物和易腐物品,最好避开物流高峰。签收货物时,应在签收货物前对货物进行检查,未经同意放行代收点的物流行为可向相关部门举报。
警告6:了解退换货规则,遵守售后时效
“618”期间,由于订单量大幅增加,商家在商品检验中容易出现疏漏,客户和卖家出现问题商品的概率增加。根据《客户权益保护法》,“网购7天无理由退货”,很多客户很容易带着退货心理下单。但现实是“7天内无理由退货”真的是“零风险”吗?很多客户在退货时经常会遇到这几种类型的问题:(1)产品质量问题,由于客户销售后没有证据,客服反复推不作为,导致商品过了7天,然后告知退货周期已经过去,不会再退货;(2)货物本身有问题,但退货换货仍需运费;(3)一线客服的结算范围和赔偿权利比较小,客户售后产品造成的损失需要上级解决。由于对接结算的延迟和事情的大小,已经过了“7天无理由退换货”期,售后困难。
【典型例子】“微拍堂”七天无理由退货,很难退货
2019年4月30日,陆先生在“微拍卖大厅”平台上以拍卖形式购买了一件价值48元的商品。收到货后发现不满意,商家标注七天无条件退货。所以退货会寄到浙江温州,这是商家在微拍卖平台上提供的退货地址。快递新闻限量退货5月9日到达退货地点,店铺拒绝收货。直到5月13日,店家新闻回复说回邮消息有误,要求寄到河南南阳。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多次无法与微拍堂的客服进行信息表达。
对此,网络经济社会-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法务部拆装员姚建芳提醒,客户在618期间下单前应认真了解商品的退换货规则,对于《消费者权益法》规定的新鲜、易腐、定制商品,以及商家认定的不能退换货的商品,要认真下单。当遇到质量问题时,应保留证据,以便于权利保护。如果是有价值的商品,从开箱到防维权都要用最好的录制视频。客服推诿不解决的,向平台举报或者向相关监管部门举报维权。
警告7:提高新闻保护意识,不要随意“授权”
随着移动购物的快速发展,大多数客户习惯于通过app订购购物。对于一个从未安装过的电商app,在下载安装时往往会弹出很多对话框,客户通常不会仔细查看条款和条件副本,直接点击“同意”或“是”,让商家获得很多客户的个人消息,有些是购物所必需的,有些是不必要的。据互联网信息办官方微信通知,在中央互联网信息办、工信部、公安部、市场监管总局的指导下,app专项治理从业人员组通过采用个别新闻报道的方式,开辟了违法违规行为的收集和举报渠道,认真接受读者举报。期间,员工群收到大量关于app强制、超范围报批的举报。商家过度收集客户消息,给客户的隐私和安全带来一定隐患。近年来新闻泄密事件频发,app过度请求授权是个别新闻泄密的触发因素之一。
对此,互联网经济学会-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法律权利部分析师姚建芳提醒客户,要提高个人新闻保护意识,就要从正规渠道下载应用,必须通过应用商店下载,而不是通过互联网搜索下载,以免陷入虚假应用的陷阱。另外,建议客户在注册app时观察界面弹出的授权对话框,仔细阅读后再选择是否返回,尽可能关闭手机通讯录、手机照片、精准定位授权等敏感新闻的访问权限。尽可能为不同的应用设置不同的密码,以防止一系列应用账户安全受到犯罪分子的危害。如果发现app过度获取或非法获取私人新闻,对个人新闻安全构成威胁,第一时间截图并保留凭证,并立即向监管部门报告维权情况。
相关话题:《2019电商系列调查特别行动网络新闻安全》100ec/zt/19hlw/
警告8:小心各种诈骗行为,不要被人“捞”钱
“618”电商推广期无疑成为各种诈骗活动的活跃期,如钓鱼木马、中奖诈骗、退款诈骗、货到付款诈骗、穗骗等。
(1)钓鱼木马链接诈骗:主要出现在qq、旺旺、弹出页面等聊天工具中。客户一旦点击带有木马的有毒链接,就会一步步落入诈骗者的陷阱;
(2)中奖诈骗:通常是客户下单后,消息泄露,诈骗者发送中奖消息,客户上当后落入诈骗者的圈套;
(3)退款诈骗:通常是客户下单后,消息泄露。欺诈者掌握客户的重要消息,如姓名、电话号码、订单号、购买商品等。,并能轻松告知客户的订单消息,然后以订单有问题为由要求客户退货。客户收到有毒链接,点击后掉入陷阱;
(4)货到付款欺诈:通常在客户下单后,消息泄露,假快递员发送空包裹,谎称需要货到付款,客户被骗运费;
(5)“狼牙”诈骗:商家将部分产品设定为“狼牙”,实际上是系统设定的,因此客户无法成功“狼牙”,甚至造成个人隐私新闻泄露。
对此,网络经济学会-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法务部分析师姚建芳提醒客户,不要轻易点击未知链接,以防掉入陷阱;保护好自己的新闻安全,不要把自己重要的新闻透漏给陌生人;货到付款的包裹必须先检查,然后付款;如遇虚假宣传、霸王条款及各种欺诈陷阱,客户可向相关监管部门和维权平台投诉,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警告9:量力而行,合理消费。不要花太多时间和金钱。
“618”时期,在电商各种花式活动的刺激下,客户容易冲动消费。买纸巾买几盒,买洗发水买十几瓶,甚至买卫生巾都用好几年...很多客户在促销期间经常购买超过实际需求的产品,最后过期也没有用完。但是比价、采购、收单等等都耗费了大量的精力和时间。
对此,网络经济学会-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法务部拆装员姚建芳提醒客户,一定要理性购物。千万不要积压商品,任何商品都有保质期。一旦积压,很容易因保质期到期而造成不必要的浪费,既省钱又省时省力。事实上,节日促销和节日促销已经成为电子商务刺激消费的常用策略。除了“618”,还有“818”、“双11”、“双12”、“黑五”以及各种电商的周年庆典,方便客户购买活动。
警告10:在发生纠纷和侵权时,勇敢维护合法权益
在“618”电商推广期间,客户容易出现价格欺诈、承诺不兑现、发货缓慢、物流暴力等问题。当遇到互联网消费纠纷时,客户往往面临维权的问题。
对此,网络经济学会-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法务部分析师姚建芳提醒,在费用纠纷的情况下,要理性维权。发票等购物凭证是客户与商家发生消费纠纷后,客户依法维权的重要凭证。提醒顾客遵守并保存更有效的购物凭证,如购物发票和收据。如果不能通过卖家和平台处理,可以通过以下途径维权:(1)向市场监管、消费者协会等相关部门投诉;(2)寻求电子商务费用争议调解平台的帮助;(3)关注微信公众平台“网购投诉平台”的在线投诉;(4)向新浪微博“电商维权顾问”举报求助;(五)向媒体爆料,利用舆论力量维权;(6)向电子商务法律服务帮助平台(100ec/zt/flpt/)求助,寻求专业律师帮助。
上一篇:「营销心得」媒体发稿平台:教育部:近300万高校生已返校,电子签章助力校务管理实现数字化
下一篇:「营销心得」新闻发布公司:云集IPO后首份财报解读:GMV增长93.7%背后呈三大亮点
标题:「营销心得」媒体发稿平台:“618电商年中大促”十大花费预警发布
地址:https://www.wenfangge.com/a/rwfb/13153.html
注明“来源:文芳阁”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文芳阁软文推广平台,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如有对内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0@163.com,本人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