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有这么一句话:文艺青年去豆瓣,科普青年去果壳,学术青年去知乎,设计青年去站酷。被誉为设计师的处女作的詹,14年来一直深入设计创意行业,围绕社区、文案、交易,构建以原创设计为核心的原创版权生态系统。目前展酷拥有设计师社区展酷四大企业品牌。网、正版视觉复制交易平台展库罗海、在线艺术设计教育平台展库高守、知识产权服务平台展库知识产权。它聚集了1100万注册客户,占国内设计创意群体的一半以上。
为了放大设计的价值,2017年,站酷创立了以设计价值为核心的综合性商业设计奖——站酷奖。纪,《战鼓》主编。com,在颁奖典礼开始时说,中国不缺乏优秀的创意人才和设计师。为了在设计领域受到尊重,实现自我价值,设计师需要建立设计可以创造价值的社会认知。产生优秀设计的过程,应该是平衡商业价值、审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过程。以前很多奖项都是越来越多从学术角度出发,作品惊艳,但最后技术无法实现,或者根本不是业务需要,因为选站酷奖一定要考虑商业价值。
现在,第三届站酷奖已经启动,目标是不断发现和提高设计的价值。在每一届站酷奖开始之前,其实都有改口号的想法,只是这句话& lsquo发现和提高设计的价值最能代表站酷奖的目标,这也和站酷& lsquo让设计更有价值的愿景可以归结为一条连续的线。站酷网主编、站酷奖组委会主席季表示,三届站酷奖期间,我们很高兴有更多优秀的商业作品得到专家的认可和大众的熟悉,有更多的设计师从幕后走到台前,被公司看到。而且我们从评委和获奖设计师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尤其是对于设计价值,有了很多新的发现。不过我觉得站酷奖不足以提升设计价值。我们将继续寻找越来越多的设计价值,并尝试寻找越来越多的方法来提高设计价值。
尽管口号没有改变,季承认他们一直在发展办奖的理念。站酷奖伊始,我们越来越多的想给社区的优秀作品一个高于首页推荐的荣誉。在第二节课上,我们意识到设计不仅需要荣誉,商业价值的实现对设计师来说更有实际帮助。现在第三节,我们对设计的价值有了更深的理解,它不应该仅仅表现为商业上的成功,或者说商业价值只是设计真正价值的诸多外在现象之一,设计的真正价值应该是让人快乐。未来我们对设计价值这个命题会有越来越深入的思考,甚至可能会被混淆在中间。但是,探索设计价值,并试图使其达到这个目标,将是站酷奖不断追求的目标。
季曾说:希望站酷奖能让设计从专业人士中的小众话题逐渐变成全社会关注的热门话题。但是设计领域毕竟是一个有门槛的专业领域,不容易推动打破专业壁垒,让大众关注这个领域的趋势。这是一个& lsquo打破维度墙不容易被一家子带动。但是我们也可以看到,随着市场的形成,专业圈的一些概念和术语也逐渐为大众所熟悉,比如Snapdragon、Android、手机制造领域的屏幕比例等。随着厂家的不断说教,很多外人也能说一二。就设计而言,只有当设计是许多商品价值的来源时,它才可能成为一个热门话题。我们只能继续努力,让这种现象更快发生。
李勇权、大强秀三、杨明洁、辛向阳& hellip& hellip第三届站酷奖的评委阵容还是很强的。这样一个专业、深入的评估团队,正是詹Ku所追求的。因为詹上活跃的设计师主要是在一线工作的年轻设计师,所以希望能邀请到越来越多有学术积累的成熟设计师来帮我们查查詹奖的评价。更大的期望是,我们可以通过阅读和评价作品的过程,与专家就实际的设计作品进行深入的讨论,从而在后续操作中为客户提供更全面、更权威的建议。
值此第三届站酷奖征集活动之际,雅昌艺术网&艺术头条有幸与站酷网主编、站酷奖组委会主席季先生进行了交谈,并与我们分享了他对中国设计领域面临的问题、设计师的现状以及近年来设计领域的快速发展和变化的独到见解。
雅昌艺术网&艺术头条:站酷磨砺了十四年。你认为这十四年整个设计领域发生了哪些变化?
冀::十四年前,网页设计是最时尚的高科技设计品类,现在几乎只有电子商务设计的位置;十四年前,平面设计中最赚钱的vi设计还是一个非常厉害的企业品牌设计;在过去的十四年里,ui设计经历了从无到有,到爆发,再到今天的冷静。看着这些潮起潮落,我越来越觉得设计就像一棵浮萍,适应着社会和潮汐的不断变化。尤其在中国,对设计的被动接受会越来越明显。不过我觉得设计应该是能够逆流而上,成为一个主动刺激需求而不是被动满足需求的行业。
冀:在酷站,设计师们可以用一个所有创作者都认同的名字联合起来,那就是用作品说话。这也是詹Ku这么多年来一直努力遵循和维护的价值观。好的作品被站酷平台推荐后,会给作者带来更多的名气和更多的机会,进一步鼓励设计师更加专注于创作本身。
作品是设计师的一切。其他如名气、财富、声望、地位等都只是设计师创作的副产品。说到影响力,相信14年来很多设计师都认可了这个观点,也正因为如此,才产生了越来越多认真的设计师和优秀的作品。
雅昌艺术网&艺术头条:我已经深入设计创意领域十几年了。相信你对设计师有很深的了解。你认为中国设计师与国外相对成熟的设计环境相比有什么特点?缺点是什么?
冀::中国设计师在世界上拥有最多的中国市场。与此同时,不仅有很多人,而且人们的消费能力也在迅速增长。这种土壤是最好的特征。东方文化也是中国设计师的独特之处。通过学习不容易得到很多底层文化的理解和价值评价。这是中国设计的另一面天然墙,使得西方设计有时很难渗透到中国市场。
中国设计的弊端也根源于以上两点。第一,自给自足的国内市场,会培养设计师的惯性,甚至会给不够优秀的设计一个成长壮大的机会。第二,目前驱动当代世界的哲科式思维,也与中国设计师本能的感性思维方式格格不入,使得中国设计目前很难进入世界主流市场。
雅昌艺术网&艺术头条:在中国城市,设计领域的快速发展似乎不平衡。在中国上海、深圳、香港等一线城市,对设计的需求强烈,文化更加开放,设计的原始氛围相对较好。那么,站在你的立场上,你怎么看待设计中的地域不平衡?
冀::大多数情况下,设计是为了满足需求而生的,这就导致了各个领域设计的不平衡。我觉得这不是坏事也不是好事,而是一种固有的现象,会一直存在。另外,其实非一线城市对设计的需求很强,但是与之对应的设计并不是我们平时记忆中的设计感很强的作品,而是更草根一点,不那么明显。比如我们几乎在所有路边摊都能看到的冲压而成的塑料凳子,价格非常便宜,缺乏文化品味,但其实都是相当不错的设计,平衡了舒适度、价格、运输、收纳、维护等设计问题。不会出现在国际大都市的知名设计店,但仍有强大的生命力和价值。
所以面对这种地域上的不平衡,我觉得以平常心站在它的环境里去审视和评价它,比居高临下地批评它不追求文化,一味要求大家提高审美更有意义和价值。
雅昌艺术网&艺术头条:我们听过很多例子,讲设计师和客户的矛盾,客户有自己的要求;设计师有自己的想法。在设计界这么多年,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冀::我注意到,越是高级的设计师,越少吐槽客户的不合理要求,越有办法潜移默化地让客户接受他的想法。我个人一直很讨厌用客户和设计师的矛盾来调侃设计,因为没有可怜的客户,只有无法满足自己需求的设计师。只是反映了设计师的不专业,根源在于设计师没有给自己定位。特别是中国的设计师,因为大部分都是艺术生,他们年轻时学习艺术的经历,让大家或多或少的掌握了一些艺术技巧。同时,在各种影视作品的暗示下,设计师可能会把自己当成艺术家。众所周知,设计师其实是一群带着同理心工作的人。客户提出更大的招牌,客户提出更少的材料,甚至客户痴迷于死亡芭比粉。每一个不合理的要求背后,都有一个完善的推演过程,同时客户往往也有正确的答案。在你本能的想要吐槽芭比粉之前,你需要明白为什么芭比是客户领域非常重要的图标,这是设计师应该做的。
冀::我会通过申请奖品来解释。如果设计师愿意投身于这个案例,客户也愿意用这个案例申请设计奖。设计师眼中有利润的自信,客户心中有名字的自信,证明他们在这种情况下达到了平衡。
雅昌艺术网&艺术头条:在第三届站酷大奖开幕式上,你提到设计要让人快乐,那么你认为什么样的设计才能让人快乐呢?
冀::我认为一个谦虚、利他、活泼、可信的设计能给人们带来持久的快乐。我还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参赛作品进行评估:
冀:希望站酷奖能成为第一个表彰设计作品和未来影响人们生活的设计师的地方。也希望站酷奖有越来越高的公众信任感和巨大的影响力,让普通人知道站酷奖获奖作品是可以安全度过的高质量设计。希望站酷奖能和站酷一起成为设计师信赖的专业港湾。
站酷奖(Station Cool Award)是一项以设计价值为重点的综合性商业设计奖项,由国内流行的设计师社群——站酷网(Station Cool Network)于2017年创立。以发现和提升设计价值为宗旨,旨在奖励各设计行业具有商业价值、审美价值、社会价值和人文价值的优秀作品,发现优秀的创意&设计,依托网络建立自由交流和信息表达的机制,探讨设计如何在当下赋予生活和商业越来越多的价值,如何改变未来生活的形式,提升设计在整个领域的价值比重。
上一篇:「营销心得」新闻发布公司:信邦策略以诚待人,学会感恩创造新社会
下一篇:「营销心得」网站发布机构:豪美新材:诉求稳步增长市场庞大 获上百项专利革新“驱动”成长
标题:「营销心得」新闻稿发稿机构:站酷奖组委会主席纪晓亮:在站酷,作品是设计师的一切
地址:https://www.wenfangge.com/a/rwfb/13078.html
注明“来源:文芳阁”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文芳阁软文推广平台,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如有对内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0@163.com,本人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