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知道广东水乡道滘镇的粽子厂老板,去年靠写小作文多卖了300万吗?这事儿听起来玄乎,但确是真实发生的。当时他们写了篇《裹了三十年的不只是糯米》,把粽叶香和乡愁绑在一起卖,愣是把单价从8块提到了28块。今天咱们就来唠唠,这种"带着泥土味的营销"到底藏着什么门道。
为啥道滘公司特别需要软文?
先化解个根本症结——小镇品牌砸钱投广告能拼得过国际大牌吗? 去年东莞商会的调研数据很扎心:道滘本土公司平均广告预算只有大品牌的0.3%,但转化率却高出7倍。秘密就在于把劣势转成优势:
大厂讲全球化,我们就说凌晨4点的米粉厂蒸汽
连锁店推准则化,我们就聊阿婆手写的配料本
网红商品追潮流,我们偏要晒发黄的百年老缸
去年道滘某酱油厂在知乎发《其实我们不想做百年老字号》,自曝想开发气泡酱油被老师傅骂,反而引来2万条求购传统酿造的留言。你看,真诚比完美更抓人。
三步挖出"水乡遗传因子"
第一步:把流水线说成风景线
道滘某腊肠厂老板老陈跟我吐槽,说生产线拍出来太土。我让他换一个说法:"每条腊肠要经历37℃恒温的南风天亲吻",结局小红书爆了。记住啊,制造业流程变人文故事,机器声就是非常好的BGM。
第二步:让节气表当销售日历
看这两个对比:
普通营销 | 道滘式营销 |
---|---|
年终大促 | 冬至前的第21缸糯米酒 |
新品上市 | 龙舟水涨时开坛的陈皮 |
第三步:顾客变乡邻
有个做艾草贴的厂家,把购物记录做成了《艾香飘过的107个村庄》地图,现在成了镇政体接待必展品。这招妙在让受众成为故事主角。
千万别踩这三个雷
雷区一:把土气当卖点
见过最离谱的,是某鱼干厂写"坚持古法晾晒",配图却是苍蝇乱飞的水泥地。后来改成《晒场上的24小时光影魔术》,用延时摄影展示鱼干变动,订单量蹭蹭涨。
雷区二:只会打苦情牌
道滘确实很多老手艺人在坚守,但别整天哭惨。像那家藤编厂写的《比藤条先老去的是我的手》,看得人压抑。改成《00后姑娘给藤椅拍时尚大片》,阅读量翻了20倍。
雷区三:忽视在地文化
去年龙舟季,有个饮料厂蹭热点写《划龙舟该喝什么》,结局配图是穿着香云纱的爷叔举着可乐,直接被本地人骂上热搜。后来改成《龙舟水泡的陈皮茶》,这才算摸着门道。
数据不说谎
道滘电商协会最新报告显示:
用方言写推文的公司复购率高42%
带手写体包装的商品溢价空间达60%
讲述老师傅故事的商品退货率仅1.3%
最让我震撼的是某糕点铺的案例:他们只是把配料表改成《阿嬷柜子里的秘密》,就在抖音带出#寻找童年纸包糖#话题,500万播放量直接让仓库清空。
上周去道滘米粉厂参观,看见00后运营小妹在教老师傅用稳定器拍和面视频。突然明白,所谓的传统与现代碰撞,不就是非常好的剧情冲突吗?下次软文写作卡壳时,不妨到厂子里转转——那台锈迹斑斑的老机器,或许正等着你来说它的江湖故事。
标题:道滘软文营销怎么玩?三大秘诀让小镇品牌突围
地址:https://wenfangge.com/rwfb/92796.html
注明“来源:文芳阁”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文芳阁软文推广平台,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如有对内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0@163.com,本人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