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聚集

软文里的广告要办证吗?一文说透许可那些事儿

【文章开始】

你刷手机时有没有突然发现,诶,这篇讲护肤技巧的文章,怎么最后在卖面霜?或者那个分享创业故事的大V,聊着聊着就推荐了个APP?这种“软文”,现在真是铺天盖地。那么问题来了:这种藏在文章、视频里的广告,到底需不需要像电视广告那样,去办个什么“广告许可”才能发? 这问题挺关键,搞不好可是要惹麻烦的。

1. 啥叫“带广告的软文”?先得整明白

软文广告,说白了,就是把广告信息包装成内容的样子。它不像传统广告那样直白地喊“买我买我”,而是披着科普、测评、故事、经验分享的外衣,让你不知不觉中接收到某个商品或服务的信息。比如: * 一篇讲“职场穿搭技巧”的文章,最后重点推荐了某品牌的西装; * 一个美食博主探店视频,全程夸某家餐厅的食材新鲜、服务好; * 母婴号分享育儿经验,“顺便”提到某款奶粉解决了宝宝便秘问题... 核心在于,它最终目的是推销东西,但手法更隐蔽、更“软”。


2. 不办许可就发?小心踩雷!

先别急着下结论说要不要许可。咱得想想,如果没许可就发这种软广,会咋样?后果可能比你想象的严重: * 工商局(市场监督管理局)找上门: 这是最常见的。被认定是违法广告,轻则要求删除、整改,重则罚款! 罚多少?看情节,可能几千,也可能几万、几十万!想想都肉疼。 * 平台出手: 现在各大平台对广告管理都挺严。如果被平台发现你的软文没按规定标注广告,或者没资质,轻则限流、删帖,重则封号!辛苦经营的号,可能就没了。 * 用户信任崩塌: 读者不是傻子。如果发现你打着分享的旗号卖货,还偷偷摸摸不承认是广告,信任感瞬间清零。以后再发啥,人家都带着怀疑的眼光看,得不偿失。 * 惹上官司: 万一广告内容虚假,或者侵犯了别人权益(比如用了别人的图没授权),还可能被告上法庭,赔钱道歉少不了。 所以,别以为软文“软”就能随便发,风险其实挺硬核的!


3. 核心问题:软文里的广告,到底要不要办许可?

好,回到咱最关心的问题。答案是:不一定!看情况! 这事儿没那么简单一刀切。

情况一:你自己就是广告主

  • 啥意思? 比如你开了个淘宝店卖衣服,你自己写篇软文发在公众号,夸自己家衣服多好多好,引导粉丝去你店里买。
  • 要许可吗? 通常不需要! 你自己给自己打广告,属于“自产自销”。但有个大前提:你的主体(比如你的公司、个体户)本身得是合法存在的,得有营业执照(工商登记)。 而且,广告内容必须真实合法,不能吹牛、不能违法。
  • 关键点: 就算不用额外广告许可,工商登记是基础!

情况二:你帮别人打广告(收钱或收好处了)

  • 啥意思? 这才是最常见也最容易出问题的!比如:
    • 你是自媒体博主,收了某品牌的钱,写文章夸他家产品。
    • 你是MCN机构,安排旗下网红在视频里植入某APP的广告。
    • 你是网站小编,按老板要求,写了一篇“新闻稿”其实是推广公司客户的产品。
  • 要许可吗? 很可能需要! 这里就涉及到“广告经营许可”了。
    • 《广告法》有规定: 从事广告发布业务的单位或个人,需要具备相应的资质。简单理解,你以发布广告为业务(收钱办事),就可能需要这个证。
    • 具体是啥证? 最常见的是《广告发布登记证》。以前叫《广告经营许可证》,现在很多地方改登记制了,但本质要求差不多。你得去当地的市场监督管理局(工商局)申请办理。
    • 办证有啥条件? 一般要求你有固定的经营场所、有熟悉广告法规的人员(比如广告审查员)、有健全的广告业务管理制度等等。不是随便就能办的。
  • 划重点: 只要你收钱(或收等价物)帮别人发布广告信息,不管这广告是硬的还是软的,都极有可能需要办理《广告发布登记证》! 这是合规的关键一步。不过话说回来,具体执行中,对小微型自媒体或个人,监管力度和办证的实际操作可能各地有差异,但法律风险是存在的。

情况三:平台本身发广告

  • 啥意思? 比如你在某新闻APP的信息流里,刷到一条标注了“广告”的推荐文章;或者视频网站贴片广告。
  • 要许可吗? 绝对需要! 这些平台本身就是专业的广告发布者,肯定持有《广告发布登记证》。它们不仅要证,还要对发布的广告内容负责审核。

4. 除了许可,还有啥必须注意的?

就算搞清楚了要不要办证,发软文广告也不是万事大吉。还有几个硬性规定必须遵守: * 必须标明“广告”! 这是《广告法》的强制性要求! 甭管你文章写得多软、故事讲得多动人,只要实质是广告,就必须清晰、显著地标明“广告”字样,让读者一眼就能识别出来这是广告!不能玩“猜猜我是谁”的游戏。怎么标?在文章开头、视频开头或者明显位置注明。模糊处理、用小字、用“推广”、“合作”代替“广告”等,都可能被认定不合规。 * 内容必须真实、合法! 不能虚假宣传、不能贬低别人、不能违反公序良俗、不能忽悠... 这个道理大家都懂,但做起来容易踩线。比如“效果最好”、“绝对安全”、“国家级”、“第一品牌”这类词,用起来要极其小心,很可能违规。 * 数据、案例要能证明: 你说产品“三天美白”、“用户增长300%”,得有真凭实据,不能张口就来。不然就是虚假广告。 * 尊重版权和肖像权: 文章里用的图片、视频、音乐,要么自己原创,要么有授权。随便网上扒图用,分分钟被告。


5. 真实案例:没许可+没标广告=罚款!

去年(2023年),某地市场监管局就公布了一个典型案例:一个本地生活类的微信公众号,发布了好几篇探店文章,表面上是分享美食体验,实际是收了餐厅的钱做的推广。文章里没标明是广告。结果被查了,最后认定其未办理广告发布登记,且发布的广告未显著标明“广告”罚了3万多块钱! 这可不是小数目,够运营者喝一壶的。类似的案例其实不少,2023年某地查处的157起互联网广告违法案里,不标注“广告”和主体无资质是重灾区。 这或许暗示,对于以广告发布为主要收入来源的自媒体,办证和标注是两条必须守住的底线。


6. 那... 到底咋整?给点实在建议

看到这儿,估计你也头大了。别慌,理一理思路: 1. 先问自己: 我这篇软文,是给自己打广告,还是收钱帮别人打广告? * 给自己打: 确保主体合法(有营业执照),内容真实,最好也显著标明“广告”(虽然给自己打法律没强制必须标,但标了更透明安全)。 * 帮别人打(收钱了): 这是高风险区! 强烈建议: * 去办《广告发布登记证》! 咨询当地市场监管局,看自己是否符合条件,该申请申请。具体流程可能有点繁琐,但这是合规护身符。 * 无论如何,必须显著标明“广告”! 这是铁律,没商量。 * 严格审核广告内容真实性、合法性。 2. 不确定要不要证? 如果只是偶尔、小范围、没怎么收钱地帮朋友推一下?嗯... 这个灰色地带确实存在,法律执行也有弹性。但严格来说,只要是以营利为目的替他人发布广告,理论上都需要资质。 最稳妥的办法,还是去咨询专业人士或者当地监管部门。别抱侥幸心理,现在监管越来越严。 3. 平台规则也要看! 微信、微博、抖音、小红书等平台,都有自己的广告规范。就算你有了官方许可,平台要求标注“广告”或“赞助”,你也得照做,不然平台也会处罚你。


写在最后

所以,回到最初那个问题:“软文里的广告需要许可吗?” 答案真不是简单的“要”或“不要”。它取决于你是谁、你为谁发、你怎么发核心在于: * 给自己发广告? 主体合法是基础。 * 收钱帮别人发广告? 极大概率需要《广告发布登记证》,并且必须显著标明“广告”! * 无论哪种,内容真实合法是底线,标明广告是越来越硬性的要求。

这行水挺深,规矩也多。想靠软文接广告赚钱,光会写可不够,还得懂点法,把该办的证办了,该标的字标清楚。 别因小失大,为了点广告费,把号搞没了或者被罚得倾家荡产,那可就太不值当了。合规经营,才能走得远嘛。下次再看到那些软绵绵的文章,你或许就能一眼看穿,并且想想——他们,办证了吗?

【文章结束】

上一篇:软文采集吾爱:内容创作者的宝藏还是版权雷区?

下一篇:软文金句提炼八种方法:让文案自己会走路


标题:软文里的广告要办证吗?一文说透许可那些事儿    

地址:http://wenfangge.com/rwfb/99931.html


注明“来源:文芳阁”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文芳阁软文推广平台,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如有对内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0@163.com,本人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