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趣味营销软文案例怎么玩?拆解3个刷屏套路
【文章开始】
你有没有遇到过那种...明明知道是广告,却还是忍不住看完甚至转发的神文案?刷到那种贼有意思的广告,手指它自己就会往下滑!今天咱就聊聊这些不招人烦反而让人上头的趣味营销软文,看看它们到底藏着啥魔法。
一、啥是趣味营销软文?不就是搞笑的广告?
嗯...这么说好像也没错,但又太简单了。搞笑只是手段之一!它的核心是:让用户看得开心、玩得投入,不知不觉中接收品牌信息。目的嘛,不是直接卖货(那是促销干的事),而是让你记住这个牌子,觉得它挺有意思、挺懂你,以后买东西会优先想起它。
想想看,为啥传统广告让人躲着走?枯燥呗、硬塞呗!趣味营销软文就像个会讲段子的朋友,把广告包装进段子、故事、互动游戏里。它解决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在信息爆炸的时代,让用户不屏蔽、不反感,主动看你说话。
二、来点硬货!看看别人家爆款怎么玩的?案例拆解
光说不练假把式,咱直接上三个特别“典型”的例子琢磨琢磨。
案例一:某饮料品牌 - "土味情话瓶"文案引爆社交圈
- 形式: 瓶身上印着各种接地气又带点傻气的“土味情话”。
- “你知道我的缺点是什么吗?是缺点你。”
- “你猜我想喝什么?呵护你啊!”
- 趣味点:
- 社交货币属性爆棚: 瓶子本身就是拍照道具和社交谈资,年轻人买来拍照、发圈、@朋友,“笑死!这饮料瓶子成精了!”
- 强烈的互动性: 天然引发模仿(UGC),网上各种“土味情话大赛”。
- 与产品强关联: 情话围绕着“喝”展开,不跑题。
- 效果放大镜:
- 短时间内,用户晒照刷屏社交媒体。
- 线下出现消费者为收集不同瓶子购买多瓶饮料(虽然他们可能喝不完)。
- 品牌好感度和辨识度火箭式蹿升, 从普通饮料变成“会撩”的社交符号。
- 为啥能火? 因为它精准踩中了年轻人的社交玩梗心理和分享欲,瓶子变成了低成本的社交工具和快乐源泉。
案例二:某美妆APP - “测测你是古装剧里的谁?”H5
- 形式: 一个互动H5小测试。用户回答几个关于妆容偏好、性格的问题,生成一张带古装剧角色形象的“诊断报告”海报,并附带角色妆容解析及产品推荐。
- 趣味点:
- 未知的好奇: “我到底是甄嬛还是魏璎珞?”这种测试天然吸引点进来玩。
- 个性化结果: 满足了用户的自我表达和分享展示欲。“哇!我是霸气皇贵妃!” 配上滤镜精美的海报。
- 轻度娱乐,参与门槛低: 点几下就能出结果,碎片时间就能玩。
- 效果放大镜:
- 朋友圈、微信群被各种古装剧角色海报刷屏。
- 大量用户为了获得更“精确”或“更好看”的角色结果反复测试。
- 通过角色妆容解析,极其自然地将用户引导至相关的美妆教学和产品页面,转化路径缩短。
- 为啥能火? 因为它抓住了人们对自我标签化的喜好(玩测试、贴标签)和朋友圈“晒身份”的潜在欲望,同时完美嫁接产品内容。
案例三:某家居品牌 - “猫主子选沙发指南”系列条漫
- 形式: 用萌猫作为主角的条漫,讲述猫咪在家具上各种匪夷所思的行为(挠沙发、钻柜子、占领快递盒而不睡猫窝),引出对家具设计(如防抓耐磨面料、开放式储物空间)的需求。
- 趣味点:
- 萌即正义: 猫主子的可爱形象天然吸睛,降低用户心理防御。
- 强共鸣痛点: 铲屎官一看就懂!“对对对!我家主子就这样!”
- 软性产品功能植入: 吐槽痛点之后,解决方案(该品牌家具的特性)的出现顺理成章。
- 叙事亲切感: 把枯燥的卖点变成有剧情的故事。
- 效果放大镜:
- 在养宠人群特别是猫奴圈层广泛传播。
- 评论区一片“真实!”、“我家猫:你直接报我身份证号得了”。
- 产品核心卖点(耐磨、设计合理)通过轻松幽默的方式深入人心。
- 为啥能火? 因为它利用宠物话题这个极具传播力的圈层文化,精准触达目标人群(年轻家庭、宠物主),将产品痛点与用户的生活痛点高度绑定,用情绪共鸣代替硬广说教。 不过话说回来,这种内容重度依赖宠物元素,如果目标人群不是宠物主,效果可能大打折扣。
三、爆款趣味软文的共性秘密,是啥套路?
分析完案例,咱归纳下这些成功案例都抓住了些啥:
- 用户情绪是王道,共鸣才能被传阅: 戳中笑点(土味情话)、好奇心(测试)、萌点(猫咪)、痛点(家具被抓),让用户有强烈的情感反应和表达分享的冲动。情绪是传播的第一驱动力!
- 互动,互动,还是互动!用户不能是看客: 无论是主动扫码拍照分享(瓶子)、参与测试答题(H5),还是在评论区疯狂@朋友(条漫),让用户动起来(哪怕只是点一下)非常重要。 参与的越深,印象越深。具体传播链条到底是怎么一步步裂变爆开的?说实话,每个案例可能都不同,这个“传播密码”还在持续观察研究中。
- 价值感不能丢,娱乐也要带点“料”: 有趣是手段,传播品牌才是目的。案例中,价值感体现在:
- 提供谈资/社交货币(土味瓶子、古装角色海报)
- 提供有用的知识/解决方案(美妆教程、耐抓家具)
- 强化品牌调性/人设(年轻、有趣、懂生活)
- 内容为王,但形式是放大镜:
- 条漫、H5、短视频、互动话题...选对你的用户爱看的形式! 别指望爸妈辈会热衷参与复杂的H5。
- 形式本身就要足够有趣、友好、低门槛。
- 精准投放:找对池塘钓对鱼: 土味情话投年轻人多的平台(抖音、B站、微博)、古装测试在微信生态(朋友圈、群)、猫咪条漫放在萌宠大V或家居类账号。再好的内容,投错地方也白搭。
- 品牌相关!别为趣味而趣味: “土味情话”围绕着饮料、“猫咪抓沙发”围绕着家具功能。“趣味”与“品牌信息”的连接必须丝滑自然,不能尬聊。
四、搞趣味营销,就没有坑吗?
当然有!玩不好翻车的例子也不少。最大的几个坑:
- 过度娱乐,忘了本分: 光顾着搞笑/煽情,用户哈哈一笑啥品牌没记住?本末倒置了兄弟!
- 分寸拿捏不好,口碑翻车: 玩梗别玩出恶意低俗,蹭热点别蹭得面目全非。对灾难性事件、敏感话题开玩笑?分分钟社死。品牌价值观的红线不能碰! 这里面的尺度怎么把握最安全?其实需要大量的预判和测试,有时候真得摸着石头过河。
- 趣味门槛太高或太低: 内容太深奥小众没人懂,太幼稚肤浅又被嫌弃low。找到你目标人群的甜点区。
- 抄袭模仿,毫无创新: 第一个“测你是甄嬛还是如懿”的爆了,第一百个再测就腻了。趣味营销特别吃创意新鲜度。
- 内部不协调: 策划创意很嗨,产品/客服跟不上?用户被吸引过来,发现产品不行、服务差劲?那就是割韭菜了。
- 效果难衡量: 这些活动带来的品牌知名度、好感度提升了多少? 这个数据通常比较模糊(品牌声量、互动数好统计,但对销售的长期影响评估是个难点),不像促销活动那么立竿见影。或许暗示它对长期品牌建设有益,但短期KPI压力大的团队可能玩不起。
五、咱也想搞?那得咋整?
总结下来,想做成功,关键几步走:
- 目标用户画像画准: 你的用户是谁?他们在哪儿?他们喜欢啥?啥能戳中他们?
- 明确你的“趣味”核心: 是要让他们笑?让他们觉得暖?让他们好奇?让他们觉得酷?选一个方向深挖。
- 创意:核心创意点要够闪够独特! 脑爆!结合目标用户的兴趣点和社会热点(小心蹭热点的雷区)。形式配合创意。
- 丝滑植入品牌信息: 怎么自然地讲出你的产品或品牌优势?太硬就毁了前面的趣味。
- 设置好互动和传播路径: 用户玩完了/看完了/笑完了之后,你希望他们干啥?(关注你?@朋友?下单?)把这个路径设计好。
- 小范围测试,再放大: 先找小波目标用户试试水,反馈好再全力推。千万别自信过头一下子砸钱。
- 数据复盘: 看看阅读量、互动率(点赞评论转发)、参与人数、用户反馈、品牌词搜索量变化等等。总结经验教训。
写在最后
趣味营销软文,说穿了就是在用户日常刷手机找乐子的路上,用他们喜欢的方式打个招呼,留个好印象。它不是万灵药,更不可能代替产品本身的力量。但在这个注意力稀缺的年代,它确实是一种更聪明、更“以人为本”的沟通策略。能不能成爆款,天时地利人和都得对上。
它的本质?或许是品牌放下身段,带着诚意和创意,加入用户的娱乐生活和社交圈,做他们“有趣的自己人”。这条路,走通了是真香!前提是,你真的懂你的用户,并且愿意为他们用心创作。
【文章结束】
标题:趣味营销软文案例怎么玩?拆解3个刷屏套路
地址:http://wenfangge.com/rwfb/99510.html
注明“来源:文芳阁”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文芳阁软文推广平台,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如有对内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0@163.com,本人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