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来往往的软文标题怎么写?这3招让用户忍不住点开!
【文章开始】
你刷手机的时候,有没有那种标题——看一眼就感觉它在对你招手,让你忍不住想点进去?点开之后发现,哎,原来是篇广告软文?但奇怪的是,有时候你明明知道是广告,还是愿意往下看... 为啥?关键就在那个“来来往往”的标题上!
啥叫“来来往往”的软文标题?
简单说,就是标题本身就在制造一种“流动感”。它不是在干巴巴地介绍产品,而是让你感觉: * 有人在动: “刚下飞机就刷到这篇,太及时了!” (暗示作者/用户刚到一个地方) * 事情在发生: “从月薪3千到3万,她只用了这个方法...” (展示变化过程) * 情绪在传递: “老板突然拍了拍我,丢过来这个链接...” (制造互动和好奇) * 场景在切换: “出差路上刷到,立刻改了行程!” (地点、计划的转变)
这种标题,像一条流动的小溪,带着你往前走,而不是一块硬邦邦的石头杵在那儿。
为啥这种标题这么“勾人”?
咱得想想,人天生就对“动”的东西敏感。老祖宗在野外,不动可能就饿死,或者被吃掉。这种本能到现在也没变!
“来来往往”的标题,正好戳中了几个点: 1. 好奇心: “发生了啥?” “为啥变了?” “后来呢?” 它天然地埋了个小钩子。 2. 代入感: 里面有“人”(我、你、他/她)在行动,容易让读者把自己带进去。“哦,我也经常出差/我也工资低...” 3. 故事感: 即使只有一句话,它也暗示了一个小故事的开头或片段。人就是爱听故事的动物! 4. 紧迫感/即时感: “刚下飞机”、“突然拍了拍我”、“立刻改了行程”... 这些词都给人一种“这事正在发生”或者“刚发生不久”的感觉,好像不点开就错过了最新鲜的瓜。
怎么写好这种“来来往往”的标题?别整那些虚头巴脑的!
光知道概念没用,咱得来点实在的招数。核心就仨字:动起来!
第一招:让人“动”起来
别光说产品多好,想想谁在用?怎么用?在哪儿用?把“人”和“动作”加进去!
- 错误示范: “XX牌行李箱,坚固耐用!” (死板,没活物)
- “来来往往”示范:
- “拖着它跑了5个国家,轮子居然没掉!” (有动作“拖、跑”,有结果“没掉”)
- “机场安检小哥都问链接的行李箱,长啥样?” (有场景“机场安检”,有人物“小哥”,有动作“问”)
- “出差狗刚落地,行李箱就被同事要了链接...” (有身份“出差狗”,有动作“落地、要链接”,有互动)
重点: 让读者能“看到”那个画面,或者联想到自己类似的动作。
第二招:让事儿“变”起来
展示变化、转折、对比。从A状态到B状态,或者因为啥事儿突然有了变化。
- 错误示范: “学XX课程,提升职场竞争力。” (平淡无奇)
- “来来往往”示范:
- “被裁员后第3天,我靠这个技能接到了新offer!” (有事件“被裁员”,有时间“第3天”,有动作“接到offer”,有转折)
- “从开会不敢发言,到拿下百万订单,她只做了这件事...” (有对比“不敢发言 vs 拿下订单”,有变化过程)
- “老板说PPT太土,我用这个模板改完,他闭嘴了...” (有事件“老板批评”,有动作“改”,有结果“闭嘴”,有情绪转折)
重点: 突出前后的差异,制造戏剧性或者“逆袭感”。
第三招:钩子要够“狠”
光有“动”和“变”还不够,得让人有非点不可的理由。这通常需要一点“料”或者强烈的情绪。
- 错误示范: “分享一个有用的工具。” (啥料也没有)
- “来来往往”示范:
- “在厕所刷到这篇,我提上裤子就下单了!” (场景“厕所”意外,动作“提裤子、下单”迅速,情绪急切)
- “闺蜜半夜发来链接,说看完治好了她的焦虑...” (人物“闺蜜”,时间“半夜”,动作“发链接”,结果“治好焦虑”,有信任背书和情感)
- “同事偷偷在用这个神器,效率翻倍还不让说...” (人物“同事”,动作“偷偷用”,结果“效率翻倍”,制造神秘感和稀缺感)
重点: 加入具体、意外、甚至有点夸张(但别太假)的细节或结果,点燃读者的好奇心或欲望。
写的时候,小心别掉坑里!
虽然“来来往往”的标题很有效,但也不是瞎写就行的。有几个地方得特别注意:
- 别太夸张成“标题党”: 标题里“动”得再厉害,内容也得接得住啊!点进去一看,货不对板,用户立马就跑了,还骂你是骗子。比如标题说“月薪3千变3万”,内容就讲了个时间管理,这... 是不是有点扯?或许暗示方法有用,但直接挂钩这么大幅度的薪资变化,老实说,得看行业看个人吧?反正我见过不少翻车的案例,用户评论区骂得可凶了。
- 数据别瞎编: “被100万人疯抢”、“效率提升500%”... 这种话张嘴就来?用户现在精着呢,没真凭实据,容易翻车。“疯抢”是多少人? 具体机制和统计口径其实挺复杂的,我也不是数据专家,但直觉告诉我,水分太大容易露馅。
- 目标用户得瞄准: 你写的“动”和“变”,得是你的目标用户关心和在意的。写给程序员看的标题,整一堆“宝妈带娃逆袭”,这... 频道不对啊!不过话说回来,点击率上去了,但来的不是目标客户,转化率照样扑街,这有啥用?
举个“栗子”看看效果?
假设咱要写一篇推广某款旅行翻译APP的软文:
- 普通标题: “XX翻译APP,出国旅行必备神器!” (干巴巴,没感觉)
- “来来往往”标题1 (用人+动作): “在东京街头比手画脚时,日本大叔给我指了指这个APP...” (有场景“东京街头”,有困境“比手画脚”,有人物“日本大叔”,有动作“指了指”,有解决方案“APP”)
- “来来往往”标题2 (用变化+钩子): “从差点误机到被地勤小姐姐夸日语好,全靠手机里这个秘密武器!” (有事件“差点误机”,有变化“被夸”,有人物“地勤小姐姐”,有钩子“秘密武器”)
哪个更让你想点? 我猜是后面两个吧!它们把冷冰冰的工具,放进了活生生的旅行故事片段里。
最后唠两句实在的
写“来来往往”的软文标题,核心就是让标题“活”起来。把人、事、物的动态、变化、互动感,用一句话“演”出来。它不是在陈述,而是在描绘一个瞬间、一个片段、一个转折点。
当然,这需要练习。多看看那些让你忍不住点开的标题(即使是广告),琢磨琢磨它里面藏着哪些“动”的元素?是人?是事?是情绪?还是场景的切换?看得多了,感觉就来了。
下次写软文标题时,别急着夸产品,先想想:怎么让它“动”起来,“变”起来,再给个非点不可的“钩子”? 试试看,效果或许... 嗯,你懂的。
【文章结束】
上一篇:来日方长:被误解的生活智慧
标题:来来往往的软文标题怎么写?这3招让用户忍不住点开!
地址:http://wenfangge.com/rwfb/98543.html
注明“来源:文芳阁”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文芳阁软文推广平台,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如有对内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0@163.com,本人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