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聚集

你是不是总在困惑:为什么自己写的软文没人看?

上个月有个做母婴用品的友人找我吐槽,说自己花三天写的商品推文,阅读量还没超市促销单页高。这让我想起刚入行时,把软文写成商品仿单的日子——密密麻麻的参数表,看得主编直摇头。

切实软文怎么写就像谈爱情,得知道对方想要些什么。今天咱们就聊聊这一个事儿,把那些看不见的要求变成看得见的技巧


一、先搞清晰:你的笔墨要给谁看?

新手最容易犯的错,就是面朝氛围谈话。上周看到个典型案例:某老年奶粉的推文里写"Z世代新挑撰",终局批评区都在问"啥是Z世代"。

这里教大家两个适用方法:

  1. 画网民画像:准备张A4纸,左边写"基础新闻"(年纪/职业/常住地),右边写"生涯痛点"(比如说宝妈怕奶粉结块,上班族焦虑冲泡时间)
  2. 平台侦察法:在抖音搜统一类商品,看点赞最高的3条视频批评区,把出现5次以上的中心词记下来

举一个真实例子:咱们给某智能水杯写推文时,发现小红书网民最关心"经期能不能设置55℃恒温",而京东网民更在意"摔了三次还没碎"。你看,平台不一样,要求天差地别。


二、别急着动笔:先做这道挑撰题

Q:商品有20个卖点,该重点写哪个?
A:记着这一个公式 高频要求×低知足度=中心卖点

客岁帮某扫地呆板人做推广时,运用网民调研发现:

  • 78%的人吐槽"缠头发"(高频)
  • 市面上90%的商品没化解(低知足)
    于是整篇推文就聚焦"不缠头发"这一个点,配上用假发做的暴力测试视频,转化率比常规文案高3倍。

三、会呼吸的文案长什么样?

刚入行时主编教我:"好的新闻推广平台要让受众看到自己"。试着对比两种写法:
传统写法:"本商品采用纳米技巧,深层清洁肌肤"
场景化写法:"晚上十点加完班,用这一个洗面奶抹两下就能卸妆,面朝浴室镜子数毛孔都变少了"

这里尚有个速成技巧:给每个卖点配个详细时间。比如说:

  • 清晨6:30:咖啡机30秒出热美式
  • 下昼3:15:笔记本180度开合方便聚首展现
  • 晚上9:00:洗衣机的婴童模式刚好洗完哄睡后的衣物

四、数据不会撒谎:这三个转化点必须埋

看过300+爆款文案范文后,我总结出黄金埋点公式:

  1. 好奇心缺口:开头抛反常识论断(例:"用了三年扫地呆板人,才发现前两年都在白费钱")
  2. 信任加速器:中段插入第三方检测报告(最好带CMA标志)或真人测验对比图
  3. 临门一脚:结尾设置限时权利(但别采用烂大街的"前100名",试试"留言区抽3人送同款")

有个护肤品案例很典型:他们拍了个"28天不用洗面奶只用清水"的测验,天天打卡记载肤质变动,硬是把成分表写成了连续剧。


五、避雷指南:这些坑我替你踩过了

刚开始写食物推文时,我犯过个低级错误——把"零增添"身为主卖点。终局投放后发现,60%的咨询都在问:"那用什么防腐?会不会变质更快?"

这里列出新手常踩的三大坑:

  1. 把行业术语当卖点(比如说"双涡轮增压技巧"不如说"沐浴水乍寒乍热?用这一个花洒再没发生过")
  2. 自嗨式吹嘘("颠覆行业""重新定义"这种话潜伏顾客早免疫了)
  3. 疏忽负评防御(特殊是高价商品,要在文案预埋答疑,比如说"这么贵和个别款差别在哪")

七、终极测验:你的文案及格了吗?

教大家个土方法:把写好的文案发给三个友人看,20秒后问他们:

  1. 记着哪个中心词?
  2. 有没有想吐槽的地方?
  3. 看完会搜查商品吗?

客岁有个家居品牌的测试很有意思:他们发现提到"猫抓不破"时,养宠物的网民停顿时长多23秒;但提到"入口面料"时,反而有15%的网民直接划走。你看,真实反馈比主观揣测靠谱多了。


近来和某平台经营总监谈天时,他流露了个数据:2023年Q1阅读量超过10万+的软文中,87%都符合"三秒准则"——就是受众滑动屏幕时,前三秒必须看到与自己相关的中心词。下次写文案时,不妨先用这一个准则卡一卡。有些时间,少即是多。

上一篇:软文创作宝典:八大经典案例拆解,看完就会写

下一篇:软文创作忌讳的事:硬广惹人烦?3招变营销为种草


标题:软文创作必知必会:从零到精通的七个关键需求    

地址:http://wenfangge.com/rwfb/96162.html


注明“来源:文芳阁”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文芳阁软文推广平台,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如有对内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0@163.com,本人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