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软文广告的迅速发展,软文广告在文本上达到了百花齐放的水平,在形式上达到了与时俱进的水平,在意识形态上达到了引领潮流的水平。在发达国家,现代软文广告甚至已经走过了一百年的历史,而在中国,古代商鞅的改革是有回报的。这样的软文广告策划是最早也是最著名的公益广告。中国的商品经济在上世纪末才出现软拷贝广告的概念,在这方面发展很快,学的也很快。但终究还是模仿了不少,真正的创造力逐渐增强的“好时光”也只是近几年的事。然而,即使我们模仿,也有许多优秀的作品具有类似的精神。巧用好奇心,是现代软文出版史上经典的思维方式。
记得2000年初某城市有这样的广告。第一,报纸上的一大篇幅“透露”了这样一个小道消息。第一,是一周接一周,几句话就大了。“谁这么有钱?”别的不说,这一周,刚开始各方面都没什么动静,只是偶尔有一小部分人说起,“咦,这是什么意思?不会是报社搞错了吧?”各方反应不多。
等到第二周,同样的位置,出现了一行大字“谁送1000给谁”。这一次,激起了大多数人的好奇心。对,谁这么有钱,1000。当时1000块钱不是小数目。当时一个工人一个月的工资和奖金只有六七百。想一想,这时候已经很是国家有新政策了吗?可能报纸主编疯了?
报纸没有理会大家的讨论,但是按照之前的做法,第三周又出现了一条,具体一点,“6月18日,要么到场,要么跟你扯平”。哇,这个会具体,看起来不像疯了,是有计划的,也说明1000不是谱的问题。
这一次,躁动的情绪出现了,满街都在议论这件事。哪个有钱人想做好事?也许是真的,现在真的说不准有些人钱多到无聊,可以和大家分享,积德。众所周知,在他们猜到之前,就已经进入了发表别人软文的深度阶段。
结果,每个人都在这样的猜测中又过了一周。到了第四周,以为会有新消息的朋友早早地拿起了周一的报纸第一版。令所有人惊讶的是,这一次,除了一大块空白以外,什么也没有,这似乎已经连续四天没有印刷报纸了。
事情发生了。那天的报纸中午没到就卖完了,赶紧多印了三遍。他们一天卖将近一周。报纸上的人们为了这件事一直忙到凌晨。
剩下的事件,就是广告商的了,本来,这是一个商场的开业广告,第二天早上,真的是爆棚了,这么多人,连商场的门框都快破了。那1000块钱是真的,不过是给你的优惠券。如果评分几年,就得来几百次。
下一篇:「软文营销」文芳阁发布平台:一篇新闻稿好与坏的评价标准是什么
标题:「软文营销」文芳阁:巧用好奇心是软文发表史上的经典思维模式
地址:http://wenfangge.com/rwfb/7868.html
注明“来源:文芳阁”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文芳阁软文推广平台,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如有对内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0@163.com,本人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