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团队打卡软文到底有啥用?一篇给你讲透
【文章开始】
你有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团队刚组建,大家互相不认识,工作起来总觉得隔着一层什么,效率也提不上去。明明都是挺优秀的人,凑在一起反而有点……别扭?其实啊,这不是人的问题,而是团队需要一个“破冰”的契机。而新团队打卡软文,恰恰就是一个被严重低估的破冰神器。
一、啥是新团队打卡软文?它不就是篇公众号文章吗?
你这么理解,对,但也不全对。表面看,它确实是一篇发在公众号或者公司内网的文章。但它的核心目的,根本不是阅读量10万+(当然有就更好了),而是对内而不对外。
它更像是一个公开的“团队日记”,记录新团队刚组建时那些有点笨拙、但又充满希望的瞬间。比如: * 记录第一次团建:可能就是简单吃了顿饭,但谁讲了哪个冷笑话,谁不小心把饮料打翻了,这些细节写进去,瞬间就有了温度。 * 展示成员个性:用一两句话介绍每个成员,不只是“这是某某,来自某部门”,而是“这是某某,一个咖啡重度依赖者,没有咖啡代码都敲不动”,是不是立马就鲜活起来了? * 公开团队的目标和期望:让所有人,包括团队成员自己,都能清晰地看到——“哦,我们要往这里走”。
所以,它绝不仅仅是一篇文章,它是一个仪式,一个宣言,一个让散落的个体快速产生凝聚力的工具。
二、为啥要费老大劲搞这个?有啥实际好处?
好,问题来了。现在大家这么忙,干嘛要花时间写这个看起来有点“虚”的东西?它能当饭吃吗?嗯……虽然不能直接当饭吃,但它能让你吃得更香。它的好处是实打实的:
- 快速打破尴尬,加速团队融合。文字有一种奇妙的魔力,能把一些当面不好意思说的鼓励和期待表达出来。读一篇有自己名字和趣事的文章,归属感“噌”一下就上来了。
- 统一目标,避免后期扯皮。“我们到底要干嘛?”把目标白纸黑字写出来,发给每个人,这就成了团队的“基本法”,减少了很多沟通成本。
- 打造团队人设,吸引更多资源。一篇生动有趣的打卡文,对外能展示团队的活力和专业性,其他部门的同事、甚至大老板看了,都会留下深刻印象。这或许暗示着后续争取资源和支持会更容易一些。
- 留下珍贵的发展档案。等团队做大做强了,再回头看看这篇略显青涩的“处女作”,那种成就感,想想就带劲!
三、一篇好的打卡软文,到底该怎么写?
别把它想得太复杂,它不是学术论文。最关键的是真诚和有趣。你可以按这个结构来套:
- 抓人的开头:用一个问题,或者一个团队成立时的小场景切入。比如:“当一群‘卷王’被凑到一个项目组,会发生什么?”
- 团队的“前世今生”:简单说说我们为啥聚到一起,这个项目有多重要(让大家觉得自己的工作的确有意义)。
- 成员亮相(重头戏):别再用官方套话了!每人用一两句有个性的介绍。例如:“张三,不是在做计划,就是在做计划的路上,人形Excel。”
- 我们的目标和flag:清晰地说出短期和长期目标,甚至可以立几个有趣的flag,比如“项目上线集体剃光头”(当然,量力而行啊)。
- 呼吁与互动:结尾可以邀请其他同事支持,或者让团队成员在评论区打卡签到。
重点来了:一定要有高质量的图片! 一张正式的合影,再加几张抓拍的花絮,效果天差地别。花絮里大家的笑容越自然,文章就越成功。
四、写的时候,千万别踩这些坑!
理想很丰满,现实也得看看。有些坑,跳进去就很难爬出来了。
- 切忌变成领导个人讲话稿。通篇都是“领导高度重视”、“在领导的英明指导下”,那完了,没人想看。要多突出每一个普通成员。
- 避免假大空的套话。“再创辉煌”、“携手共赢”这种词,尽量少用,说人话,接地气。
- 不要太长! 没人有耐心看几千字的公司公文。精炼、有趣、有重点,控制在1000字左右挺好。
- 不过话说回来,具体哪种文风最能打动95后、00后员工,这个机制可能还得进一步研究,毕竟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梗”。
五、一个我们团队的真实例子
我们组是去年底成立的,刚开始线上会议谁都不开摄像头,冷场是常态。后来我们行政妹子逼着我们开了次线下会,吃了顿火锅,并写了一篇打卡文。
文章里写了有人号称能吃辣结果被微辣锅底呛出眼泪,有人玩桌游胜负心极强“面目狰狞”……都是些特小的事。但文章一发,链接往群里一扔,整个氛围就变了。大家开始在评论区互相@,调侃那天的事。就感觉,嗯,心里的那道墙塌了。之后的工作配合,明显顺畅多了,因为我们都把对方当成了一个活生生的人,而不只是一个微信头像。
所以你看,新团队打卡软文真的不是一件可有可无的“形式主义”任务。它是一次成本极低、但回报率超高的团队投资。它买的是默契,是认同感,是那份“我们是一伙儿的”的感觉。
如果你刚好在带一个新团队,或者你是团队里那个爱张罗的人,别犹豫了,就从一篇打卡软文开始你们的征程吧。让所有人看见你们,也让你们看见自己。
【文章结束】
下一篇:新媒体平台的软文:如何写出让人忍不住点开的爆款内容?
标题:新团队打卡软文到底有啥用?一篇给你讲透
地址:http://wenfangge.com/rwfb/102318.html
注明“来源:文芳阁”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文芳阁软文推广平台,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如有对内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0@163.com,本人将予以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