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聚集

好的,请看下面这篇文章。

写给代理商的软文:我们真的不只是想卖货给你

【文章开始】

你有没有那么一瞬间,觉得品牌方找上你,就是想尽办法把库存压给你,然后他们就能高枕无忧了?货卖不卖得掉,好像全成了你一个人的事儿。如果这是你心里的疙瘩,那今天这篇东西,咱们可得好好聊聊。

我写这个,不是来给你画大饼的。我是想试着把桌子掀开,让你看看我们品牌方(至少是我们团队)肚子里那点真心话。合作嘛,不能总是一边热乎,另一边心里拔凉,对吧?


我们到底想从代理商那里得到什么?

这问题挺直接的,但答案可能跟你想的不太一样。是,我们希望你多卖货,这是废话,但核心绝对不是简单地把货甩给你

你想啊,现在市场都卷成啥样了。光靠品牌方自己砸钱打广告,声音再大,传到消费者耳朵里也容易变味儿。我们真正渴望的,是你——在当地市场摸爬滚打的代理商——能成为我们的“眼睛”和“手”。

  • 眼睛,是帮我们看。 你看得见哪个社区的宝妈群里在讨论我们的新品,你知道隔壁超市又在搞什么促销活动抢了客流。这些一线、热乎、甚至有点扎心的信息,对我们调整策略太宝贵了。你的反馈,是我们产品迭代和营销决策的“黄金情报”
  • 手,是帮我们做。 把统一的品牌活动,加入本地的味道,让它更接地气。比如,我们做个线上直播,你能不能在线下门店同步搞个体验活动?这种“天网”加“地网”的打法,效果才是1+1>2。

所以你看,我们贪图的,是你这个“人”的价值,而不仅仅是你打款的能力。虽然话是这么说,但回款压力也确实存在,这个咱们得坦诚。


那做我们的代理商,你能捞到什么实实在在的好处?

别光说我们想要啥,谈谈你能得到啥,这才公平。抛开产品利润这些硬通货(当然这个很重要),我们试着提供一些“软性”但可能更值钱的东西。

首先,是一套(希望能)不断进化的“赚钱方法论”。我们不是让你自己盲目试错。我们会把在其他区域市场验证过的、成功的打法,总结成一套可以复用的工具包给你。比如: * 怎么搞一场能引爆小区的小型活动? * 怎么用企业微信把老客户盘活,让他们持续复购? * 面对竞争对手的降价,除了跟着降,还有什么更好的应对策略?

这些东西,我们定期会通过线上案例分享会的形式,跟各位代理商一起碰撞。不过话说回来,每个市场情况千差万别,这套方法具体到你那里要怎么微调才能效果最大化,这里面确实有学问,可能需要我们双方一起摸着石头过河。

其次,是给你一个“品牌背书”的杠杆。 你代理了一个有知名度的品牌,去跟商场谈位置、去跟其他渠道谈合作,腰杆子都能更硬一些。这个隐形的好处,平时感觉不到,关键时候能帮你省不少力气。

最后,或许是一个共同成长的机会。 市场变得快,我们品牌方也在不断学习新东西,比如最近火起来的短视频本地同城引流,我们也是刚组建团队在摸索。我们会把摸索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哪怕是不成功的案例,都毫无保留地分享给你。大家一起学,一起踩坑,再一起爬出来,这个过程本身,或许暗示了能沉淀下比单纯赚钱更牢固的关系。


理想的合作状态,听起来是不是有点乌托邦?

我承认,上面说的那些,听起来挺美好的,但做起来全是挑战。理想的合作状态,应该是“共生”关系,就像海葵和寄居蟹。

  • 品牌方(海葵): 提供品牌保护、产品支持和大的方向指引。
  • 代理商(寄居蟹): 带着“品牌外壳”在本地市场灵活走动,获取最前沿的养分,同时也能让品牌在海里扎得更深。

但现实是,我们可能会因为总部的KPI压力,偶尔催你催得急了些;你可能也因为手下有一帮兄弟要养活,对一些需要长期投入才能见效的事情有点犹豫。这都很正常,人性的问题,得用制度和人情的组合拳来解决。

比如,我们能不能别光看月度销售数据?能不能一起定一个季度或半年的市场培育计划,允许前期有一个投入期?具体怎么设计这个平衡短期和长期的考核机制,说实话,我们还在探索,这需要极大的智慧和相互信任。


所以,接下来我们可以怎么开始?

如果你能看到这里,说明你对我们说的“不只是卖货”有了一点兴趣。那咱们别空谈,说点实际的。

下一次,当我们的市场经理再联系你的时候,别光聊“这个月能订多少货”。不妨试着问这几个问题:

  1. “总部最近有什么新的市场洞察可以分享吗?我觉得我这个区域有点特殊...”
  2. “别的区域有没有哪个案例,是特别适合我这边借鉴的?”
  3. “除了产品手册,还有没有更详细的培训材料,帮我的人更好地理解产品?”

你看,这样聊天的层次就深了。从“要你卖”变成了“帮你卖”、“一起卖”。这个转变的开头可能会有点别扭,但值得一试。


最后,我想说的是,这篇软文可能写得有点理想化,甚至有点啰嗦。但它代表了我们一种真诚的愿望:我们不想做你众多供货商名单里冷冰冰的一个名字,我们想成为一个你可以随时打电话商量事儿、可以一起吐槽市场艰难、然后又能一起想办法的“战友”

这条路很长,也不好走。但如果你愿意,我们可以一起试试看。毕竟,市场的蛋糕这么大,一个人吃,总不如一群人一起吃来得香,对吧?

【文章结束】

上一篇:写牛仔裤软文的技巧,如何让人看了就想买?

下一篇:写软文QQ:从入门到精通的实战指南


标题:写给代理商的软文:我们真的不只是想卖货给你    

地址:http://wenfangge.com/rwfb/100922.html


注明“来源:文芳阁”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文芳阁软文推广平台,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如有对内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0@163.com,本人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