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智药业上市十周年将在5月26日,但这家海南老药企面临的挑战才刚刚开始。
4月底,康智药业发布了2019年年报和2020年第一季度财报。根据财务报告数据,2019年,上市公司股东应占净利润为-2646.3万元,同比下降297.98%;2020年第一季度,上市公司股东应占净利润-1146.63万元,同比下降142.28%。
这是康智药业十年前上市以来首次出现年度亏损。
至于亏损较大的原因,康智药业在公告中表示,其利润下降主要包括“2019年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同比增加”和“同期银行理财产生的投资收益大幅下降”。
具体到个别子公司,康智药业面临的严峻形势日益突出。根据年报披露的消息,其净利润达到10%以上的12家控股、参股子公司中,只有2家能够盈利,其中属于医药制造行业的子公司全部亏损,而2018年收购的云南九州医院则打出了创收的大旗,营业利润贡献超过4433万元。
据了解,云南九洲医院原为云南九洲泌尿生殖医院,以生殖医学、泌尿外科、妇产科为主。
随着老银行医药制造板块表现不佳,康智药业是否会加大对盈利能力更强的医疗服务板块的投入?10日,康智药业在接受《中国时报》记者采访时证实:“如果有合适的机会,企业也希望在现有基础上加强医疗服务行业的相应布局。”
公司自筹资金研发的手足口病新药,资金来源不明,5年未果
“康智药业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儿童医药的上市公司。企业主要从事儿童药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打开康智药业官网,首页对企业定位的介绍令人印象深刻。
康智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自上市以来,由于其作为儿童医药公司的地位,在资本市场上备受关注。但在竞争激烈的医疗领域,很少有球员涉足儿童药物的轨道。原因在于儿童药物开发周期长,利润率低。
“投资越来越多,周期越来越长,风险越来越高,但当产品开始销售时,却面临着更低的定价,更严格的限制,无利可图。现在是公司研发儿童药物。对生产失去兴趣的主要原因。”未来产业研究所在相关报告中指出。
基于这样的背景,2018年,康智药业正式确立了儿童大健康战术。“报告期内,公司主要致力于儿童药品、婴儿保健品、生殖药品和妇幼保健服务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根据康智药业2019年年报消息。
尽管康智药业仍将自己视为一家儿童制药公司,但R&D投资的减少正在改变其地位。根据年报数据,2019年公司收入10.08亿元,研发支出2246万元。2018年,研发支出3451万元,研发支出占总收入的比重也从3.91%降至2.23%。此外,康智药业去年将R&D的员工数量减少了153人。
由于上述R&D费用一般涵盖康智药业的三大业务,那么R&D在儿童药物方面的具体投资是多少?
企业协会负责人向《中国时报》记者提供了另一组数据:“康智药业2019年的营业收入,包括儿童药品的生产和销售,为54442.99万元,其中销售企业自行开发生产的药品产生的营业收入为28213.17万元,其余为企业代理国内其他国内外药品实现的营业收入。2019年,企业药品研发支出实际发生额为2113.3万元。按照这个计算,药物研发的投入应该是7.49%。”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数据与康智制药年报披露的数据存在一定的出入。根据财务报告数据,2019年,企业儿童药品收入为36559.11万元。如果将财务报告中列出的“儿童药品”、“成人药品”和“儿童保健品”的收入相加,总额为54442.99万元。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康达药业,康达药业是康智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参与了“2018年产业转型升级基金(部门预算)项目——儿童药品专项技术开发与产业化能力建设”的申请,中标后。康达药业获得政府补助620万元,确认用于企业开发口服速溶膜技术、药物制剂掩味技术、口服薄膜和颗粒剂生产线建设。相关项目正在进行中。
换句话说,R&D对儿童药品的部分投资来自政府补贴资金,但相关资金也可用于生产线建设。
长期以来,退烧药“瑞之清(尼美舒利)”是康智药业在儿童药品市场的拳头产品,为企业创造的收益高达70%,但该产品此前在副作用方面存在争议。在财务报告证明中,康智药业不再将该产品列为核心竞争特征。相反,它是另一种开发已久的治疗手足口病的新药——注射用苏拉明钠
众所周知,手足口病是5岁以下婴儿的常见传染病,每年在固定的时间内继续流行。目前还没有针对对比治疗的特效药。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统计,2018年中国手足口病发病率为235.3310例。
显然,康智药业的手足口病新药如果能成功上市,将成为企业的一大“摇钱树”产品,无论是业绩还是股价都将得到有效提振。但由于该产品被康智药业曝光,外界只知道该产品将是“世界首个治疗手足口病的新药”,但其最终上市仍遥遥无期。
“该企业已获得该药物的临床试验批准。目前,该产品的一期临床试验已经成功完成,将进行二期临床试验。如果临床试验成功并获得批准,苏拉明钠将成为世界上第一种治疗手足口病的新药。”在2019年财报中,康智药业介绍了苏拉明钠的最新进展。
早在2015年,康智制药就斥资1800万元从中国科学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购买了“治疗病毒性疾病的成分和方法”专利技术,并计划投资5000万元进行苏拉明钠的后续研发。
2018年,苏拉明钠临床试验申请提交后,通过专门的审核渠道迅速审核通过。当时康智药业副董事长、副总裁洪立平在接受采访时说:“注射用苏拉明钠的临床试验批准,是康智药业在新药研发方面的重要成果。企业觉得自己肩负重任。借助目前国家鼓励春风开发临床急需药物的政策,他们将积极推动该药物的临床试验发展,并推动新药早日上市,帮助手足口病患儿尽快摆脱疾病。”
根据企业秘书长关于深交所“互通性”的批复,苏拉明钠的临床试验分为三个阶段,目前只完成了一个阶段,所以临床试验的时间不清楚。
“R&D药品投资规模大,周期长。不同阶段需要不同的审批单位审批,因为审批时间不确定。”在回答关于苏拉明钠上市时间的问题时,康智制药表示。
目前,我国早在2016年上半年,医药公司和机构就已经研发出手足口病疫苗。
口罩市场前景不明。建设3.7亿人的医疗防护生产基地前景不可预测
突如其来的严重疫情导致很多公司转产口罩,康智药业也不例外。据该企业透露的消息,2月8日,该企业在海南省成功试制出首个自产的一次性医用口罩,是海南省首家设立口罩生产线的公司。
但康智制药生产口罩带来的经济效益并没有直接体现在2020年第一季度的业绩报告中。根据财务报告数据,2020年第一季度,上市公司股东应占净利润为-1146.63万元,同比下降142.28%。
“受新冠肺炎肺炎疫情影响,虽然企业尽最大努力快速发展防疫物资相关业务收入,但2020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与去年同期相比仍有所下降。报告期内,受新冠肺炎肺炎疫情影响,营业收入减少,导致营业利润减少。”康智药业指出。
关于“互通性”,康智制药秘书长表示,康智制药拥有10余条口罩生产线,用于生产不可重复使用的医用口罩和医用外科口罩,但没有透露具体的产能和销量。此外,相关的n95口罩生产线已经预订。
对此,康智药业回应《中国时报》记者称:“目前企业口罩年生产能力在1亿左右,现在生产基本是靠销售来定。n95口罩还没有量产,具体时间待定。”
而且康智制药在医用防护材料生产上的投入不仅限于口罩。3月18日,企业宣布投资3.7亿元(含银行贷款2.9亿元、自筹资金8036万元)在海南建设医疗防护用品生产基地,项目预计2022年3月竣工。
据介绍,医疗防护生产基地建成后,将有数十条生产线,可生产医用口罩、医用隔离服、医用消毒剂、一次性医用包装等耗材。
对于医用防护材料的生产和销售,康智药业做出了乐观的预测:按照项目规模正常年份的日使用量,企业的生产负荷率为80%,不重复包装耗材项目的生产负荷约为72%,年产量为260天。预计项目投产后,将生产销售一年一次的医用包装耗材、一生一次的医用口罩、一生一次的医用外科口罩、n95口罩、防护服、一生一次的一次性凝胶、泡沫洗手液、湿巾等,年收入约4.8212亿元(不含增值税),税后利润6479万元。预计动态投资回收期为7.17年(含建设期)。
不可否认,最近市场对口罩产业链非常关注,但大部分市场认为口罩是短期需求。疫情平息后,产能过剩可能会使田地供过于求。
如果后续全球肺炎疫情得到完全控制,医用防护材料市场饱和,康智药业是否存在对该项目投入巨资,难以实现盈利的风险?
康智制药认为:“医疗器械领域是国家重点扶持的战术新兴产业。未来,人们的健康保护意识越来越强,对医疗器械和防护设备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中国医疗器械领域发展迅速,空项目市场潜力巨大
未来的情况很难预测,但目前可以肯定的是,在企业现有的经营模式下,医用防护材料的生产和销售以及手足口病新药的研发将直接影响康智药业未来的业绩。如今,企业主要控股股东的股权质押率很高,业绩变化引起的股价波动将直接影响企业运营的稳定性。
根据康智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披露的消息,控股股东累计质押股份及其一致行动占其所持股份的80%以上。
根据公告中披露的消息,康智药业十大股东中,陈与洪江友、洪江涛有母子关系,洪江友与洪江涛是兄弟。洪江友和洪江涛也是控股股东洪石投资的股东。
上一篇:「营销心得」【新闻发表】北京初高三今起逐步宣传测温手环,体温异常能报警
下一篇:「营销心得」【软文营销】4月乘用车零售142.9万辆环比增长36.6% 今年走势最强月度
标题:「营销心得」【软文传播】独家特效药只闻雷声不见雨、口罩营销市场前景不明 康芝药业靠“烙”大饼充饥?
地址:https://www.wenfangge.com/a/rwfb/13350.html
注明“来源:文芳阁”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文芳阁软文推广平台,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如有对内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0@163.com,本人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