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过后,政府和社会对医疗的投入会越来越大,对整个领域都有好处。”
新冠肺炎的肺炎疫情为生物技术和医疗保健公司创造了一个讲述故事的舞台,这些公司希望通过自己的抗疫情故事给投资者留下深刻印象。
截至5月中旬,今年中国生物技术行业股权融资交易规模达到68亿美元(约合485亿元人民币)。国家期望增加对卫生保健行业的投资,这促使资本提前规划生物技术和医疗保健行业。
中国科技资本“出海”
Mpharma是加纳最大的连锁药品供应商。在非洲疫情爆发前,mpharma联合创始人兼CEO gregorylocson经硅谷著名投资人jimbreyer介绍,在国内创办湖南盛翔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并从中购买了40万份pcr试剂和数百台实验设备。盛翔生物在湖南的团队通过微信在非洲实验室培训技术人员。
Mpharma的员工展示了从湖南盛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进口的检测设备(摄于2020年5月6日)。新华社
布里尔告诉《第一财经记者》:“中国不仅帮助欠发达地区抗击疫情,而且中国的制造能力和技术专长也没有加剧非洲的疫情。mpharma与盛翔的合作就是一个典范。”
随着盛翔生物的试剂和仪器,越来越多的新冠肺炎核酸检测中心已经在非洲建立。盛翔生物也借此机会向非洲大陆快速发展业务。此次合作为中国其他生物技术企业下海提供了参考。
盛翔生物公司生产的新冠肺炎核酸检测试剂盒和核酸检测分析仪(iponatic)已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盛翔生物董事长戴立中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中国的疫情防控计划值得全世界学习。现在我们希望通过与非洲公司的合作,为非洲的抗疫工作提供支持。”
盛翔生物已于今年3月申请科技创新板ipo。非洲的故事为其首次公开募股打开了一个好游戏。越来越多的公司通过这样的抗疫故事给投资者留下深刻印象。
总部位于上海的生物技术公司之江生物(Zhijiang Bio)上月也宣布,将重启a股ipo,并计划在科技创新板上市。枝江生物开发的新冠肺炎核酸检测试剂盒已通过欧盟和澳大利亚的认证。
更大的公司下海的故事更有野心。华大基因(300676.sz)设计的火眼实验室正在帮助塞尔维亚、阿联酋和文莱大幅提高核酸检测能力。位于塞尔维亚首都贝尔格莱德和南部城市西山丽的两个火眼实验室的总检测能力为每天3000个样本。其中贝尔格莱德实验室已经开始建设改造,正在等待仪器上传。
复星制药(02196.hk)今年3月与德国疫苗研发生物技术公司biontech签订许可协议,获得后者核酸疫苗在该地区的独家开发和商业化,许可费高达8500万美元。“我们有世界上最好的疫苗研发团队,我相信我们不必等到明年年底才开发疫苗。”复星国际董事长郭广昌在最近与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传染病科主任张文泓教授的一次谈话中说。
此次首次公开募股筹集了20多亿美元
根据全球金融服务巨头refinitiv的数据,今年年初以来,中国生物医药和医疗保健相关公司通过在mainland China、香港和美国的首次公开募股筹集了超过21亿美元(约合150亿元人民币),几乎是去年同期的两倍。
香港生物科技指数今年上涨14%,恒生指数下跌15%。康方生物(09926.hk)是一家专门从事癌症和免疫治疗的生物技术公司,上个月在香港证券交易所上市,筹集了3.3亿美元,是香港证券交易所今年最大的首次公开募股。
今年3月,程诺建华(09969.hk)在港交所ipo,融资规模2.88亿美元;本月在HKEx上市的贾培医疗(09996.hk)融资3亿美元。
中国私募股权基金郑新谷创新资本(以下简称“郑新谷”)的创始合伙人林丽君表示:“疫情过后,政府和社会将越来越多地投资医疗保健,这对整个领域都有好处。”2018年,中国医疗保健行业支出仅占国内生产总值的6.6%,而美国的这一比例达到17.7%。
郑新谷正在寻找与疫苗和试剂相关的公司进行投资,并鼓励其投资公司君世生物(01877.hk)扩大业务以应对新冠肺炎疫情。
5月20日,证监会声明同意上海君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科技创新板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君世生物计划募集27亿元,其中12亿元用于创新药物的研发。君实生物股价近3个交易日上涨近10%。
今年3月,君实生物与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合作,共同开发生产新型冠状病毒中和抗体,并提供治疗新冠肺炎的创新药物。君世生物首席执行官李宁告诉第一财经记者,该药物已经完成临床前研究,正在中国和美国进行临床试验。据报道,临床试验预计将在未来两周左右获得相关部门的批准。
“生物技术和健康产业公司的估值已经超过了任何领域。人们逐渐认识到,无论这个领域发展得多快,健康永远是第一位的。”康方生物的创始人和董事长于霞博士说,该公司上个月刚刚在香港证券交易所上市。上市第一天,公司股价飙升60%以上,市值近200亿港元。
由复星制药拆分的生物技术公司傅宏翰林(02696.hk)上月悄悄在科技创新板块上市。傅宏翰林去年刚刚完成香港上市。该公司最近宣布,已与三友生物和之江生物合作研发治疗新冠肺炎肺炎的全人类抗体药物,并表示候选抗体药物已在细胞水平和转基因动物水平完成了活病毒中和活性的验证,显示出良好的抗病毒活性,无毒副作用。
据摩根士丹利健康医疗部介绍,生物医学相关行业是目前资本市场最活跃的资产,也是资本争夺的稀缺资源。康方生物和贾培医疗在发行后均被个人和机构投资者超额认购,超额认购规模分别达到600倍和1000倍。ipo后,投资银行仍在寻找持续融资带来的机遇。
“新冠肺炎救世主”还是“资本泡沫”?
然而,最近全球市场的走势随着该公司发布的关于新冠肺炎疫苗及相关药物研发的消息而波动,这让一些投资者和银行家给生物医学领域的投资热潮泼了一盆冷水。他们认为公司估值过高,需要调整,保持公司成长。
“市场的泡沫太大了。”医疗投资公司布拉德·兰格尔(Brad Rangkal)告诉《第一财经记者》,“许多开发新冠肺炎药物的公司仍远未成功研发。”
军事医学科学院生物工程研究所所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陈伟在论文中写道:“刺激免疫反应并不一定意味着疫苗会保护人体。在疫苗能被所有人使用之前,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截至目前,中国已有志飞生物、华兰生物等20多家制药公司从事新冠肺炎疫苗的研发。然而,大多数疫苗仍处于临床前研究阶段,只有少数新冠肺炎疫苗,包括康西诺生物和科兴生物(nasdaggs:sva)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
盛远风险投资公司的合伙人殷杰告诉《第一财经记者》:“该公司披露的疫苗数据仍是早期数据,需要通过二期临床试验和三期大规模人体试验进一步证实。”
殷杰还告诉CBN,除了与新冠肺炎相关的研发进展外,推动生物技术和医疗卫生领域相关企业股价上涨的更重要因素包括科技创新委员会对生物医药行业的重视,以及推动对加快自主知识产权等“硬技术”投资趋势的共识。
然而,一些投资者警告称,全球宏观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将给市场带来挑战。祁鸣风险投资公司的管理合伙人梁玉玉说:“目前的市场是检验公司实力的一个很好的试验场。”
上一篇:「营销心得」软文发稿渠道:上半年类型多元爆款频出 付费电视台撼动韩剧产业格局
下一篇:「营销心得」信息新闻媒体投稿:连花清瘟临床数据披露:促治愈但转阴作用不大
标题:「营销心得」软文渠道发新闻:疫情下的生物科技故事很燃:“新冠救星”还是“资本泡沫”
地址:https://www.wenfangge.com/a/rwfb/13132.html
注明“来源:文芳阁”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文芳阁软文推广平台,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如有对内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0@163.com,本人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