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聚集

前不久,王兴在饭局上说:“阿里放弃大娱乐已经是可以开始倒计时的事情了。”阿里大学娱乐公关部负责人在微信朋友圈回应,“可惜美团不开茶馆。”。


开放交流的背后,带出的是以优酷为代表的阿里娱乐近几年的没落。优酷作为阿里娱乐的主力,曾经视频领域的领头羊,已经悄然落后。无论会员数量、客户停留时间、爆款剧和综艺节目数量,优酷都远远落后于爱奇艺和腾讯视频。

「营销心得」媒体发稿平台:优酷掉队,阿里还能“养”多久?


在视频网站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优酷是国内第一个上市的视频平台,以ugc(客户制作副本)为主,击败同期的视频平台如56、6房、酷6等,对抗youtube,收购最大的竞争对手土豆,在视频网站上独占鳌头。


但当版权规范打破了原来的pugc平衡圈,该领域开始寻求购买版权和自制程序的模式,优酷开始没落,加入烧钱赔钱的肉搏战,没能保住自己的位置,反而成为该领域的第三。


错过了ugc,版权和自制文案远远落后于后来的爱奇艺和腾讯视频,落后于优酷,缺乏阿里大学的娱乐战术。


在阿里的指挥下,优酷四年换了三次教练。追求融合的于永福,大举参战的杨伟东,一心求稳的范禄元,阿里轮番上阵。优酷就像装备精良的机关枪。当你给电池充电,集中火力的时候,就看将军了。这说明优酷时而火爆,时而安静。

「营销心得」媒体发稿平台:优酷掉队,阿里还能“养”多久?


如今的优酷,捡ugc,又下大力气做短视频了,但是视频领域已经不是以前的样子了。长视频救不了优酷,短视频更难。


优酷落后了


优酷落后不是一两天的事。


客户数量方面,2019年底爱奇艺的订阅会员达到1.07亿,同比增长22%。而且腾讯的视频付费会员也宣布增加到1.06亿。但是优酷这几年已经不公布客户数量了。


事实上,优酷已经显示出客户数量的下降。2015年,爱奇艺和腾讯视频分别以2.73亿和2.03亿月活跃用户排在该领域第一和第二位,而优酷只有1.44亿。截至2018年底,优酷日均客户7500万,爱奇艺和腾讯日均客户均超过1亿。


日均使用时间方面,2019年9月的数据显示爱奇艺排名第一,日均使用时间2.9749亿小时,腾讯视频比爱奇艺少3000多万小时,优酷视频只占爱奇艺的38%左右。


从收入上看,2019财年全年,阿里大学娱乐收入同比增长23.06%,达到240.77亿元,调整后亏损157.96亿元。优酷的收入状况没有单独披露。另外,纵观阿里娱乐这几年的收入情况,可以发现其2018年的收入增长率仍然可以保持在20%以上,2019年开始快速下滑。

「营销心得」媒体发稿平台:优酷掉队,阿里还能“养”多久?


爱奇艺2019年收入289.94亿元,相应亏损103.23亿元。


文案方面,优酷这几年能被观众记住的第一件事就是2017年热播的《白夜追凶》和《大军师司马懿军师联盟》。而爱奇艺的《盗墓笔记》《余罪》《无意大师》系列和腾讯的视频《鬼吹灯》系列电视剧则更受关注。


2019年,在爆款电视剧《亲爱的,爱,长安最漫长的一天》《野性的你》《生活的乐趣》《知否》《破冰行动》等中。,优酷在长安只打败了《最漫长的一天》,来自竞争对手的爆款远超优酷。


综艺方面,2018年优酷推出原创在线综合《就是这样》系列《这个!是街舞,这是灌篮,尤其是这个!即《街舞》成了爆炸,但爱奇艺的《偶像练习生》和腾讯视频的《创造101》之火却引发了“偶像年”的概念。


数据显示,2019年,腾讯、爱奇艺、优酷共推出131档综艺节目,其中爱奇艺54档,腾讯视频40档,优酷37档。综艺爆款《中国Hip Hop》《七八说》《明日之子》《吐槽大会》等。,都是优酷的对手推出的。


单从文案来看,优酷也有一定的高质量输出,核心问题是没有持续推出爆款。部分节目客户可能会采用优酷或者购买会员,但由于没有接收文件,爆款带动的流量没有跟进,对客户没有什么持久吸引力。


现在的优酷在视频平台上只能排第三。虽然是阿里大学的主要娱乐板块,但受到金主的祝福,相比当年的辉煌,优酷已经落后了。


对手超车,跨界打击


作为“三巨头”之一,曾经的视频网站领军人物,优酷的快速发展历史已经足够辉煌。


2005年4月,Tudou.com成为世界上最早的在线视频网站之一。一年后,古永锵和优酷一起出柜。2006年,优酷成为中国第一家日播量超过1亿的视频网站。


2009年,由于创始人王巍的离婚,Tudou.com失去了视频网站第一份额的机会。2010年12月,优酷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成为全球首家在美国上市的视频网站。优酷开通第一天就涨了160%,市值30多亿美元。


2011年,离婚诉讼在王巍结束后,土豆上市了,但市场并不乐观。上市首日,土豆下跌12%,市值仅7.1亿美元。然后2012年,土豆被优酷收购。


“当时优酷的市场份额占25%,土豆占24%。合并后,它占据了近50%的市场份额。”优酷网前员工章昊提到。他说,早期视频平台的主要价格和损失来源是带宽。当时没有版权,视频网站都是盗版,包括美剧。优酷当时的整体策略和土豆一样,用的是Pugc(PGC和ugc结合的文案制作模式,也就是平台制作文案和客户制作文案结合)。

「营销心得」媒体发稿平台:优酷掉队,阿里还能“养”多久?


2012年3月,优酷在网上推出首个全互动脱口秀“小说”。2013年10月,《2013年第一部网络剧》《万万没想到》累计播出量成功突破2亿,优酷平台上也有《召唤野兽易小星》等人才。2014年,优酷的月采用时间在所有移动应用中排名第三,仅次于微信和qq。

「营销心得」媒体发稿平台:优酷掉队,阿里还能“养”多久?


然而2014年是优酷的巅峰,也是落后的开始。


早期没有版权意识,ugc视频是主流。到2014年,国家开始整顿版权问题,乐视购买了《后妃入宫独唱》版权作为版权复制的标志性作品,随后视频网站大量撤下电影电视剧。


“我记得优酷在2013年第四季度实现了盈利。我们想了这么多年,希望能在财报里给投资人一个交代,所以我们稍微减少了投资,只是这个季度被爱奇艺超过了。”优酷网前员工王皓说。


背后的原因是爆炸。2013年底,爱奇艺收购了热门韩剧《来自星星的你》。在推出的第一周,爱奇艺和pps播放了上千次。腾讯视频还推出了《权力的游戏》等大量现象美剧。


王皓提到优酷后来把所有的现金都放在版权上,开始了版权竞争的“刺刀大战”。经过几轮烧钱,优酷开始失去实力。


“当时咨询了腾讯和阿里,最后明确了阿里的投资。尤艾堂站在蝙蝠的三个阵营里。由于持续加大投入,环境越来越差,版权价格增速快于预期。


“每个家庭都没有涨价的底线。最夸张的时候,投资委员会会议上也没有科学合理的评价。看到导演和主演演员的名字就要投入一个亿,然后就能看到剧本,鼓吹流量明星和小鲜肉。比如一个小鲜肉加一个著名的ip肯定会成功。其实优衣堂并不是版权大战的受益者,钱都去了明星练习室。”王浩说。

「营销心得」媒体发稿平台:优酷掉队,阿里还能“养”多久?


2015年6月,爱奇艺以《盗墓笔记》开启会员支付高峰,成为行业标杆。《盗墓笔记》播出前,爱奇艺会员的付费客户数量在500万左右。该剧播出后,会员增速环比增长100%,2015-2016年间会员数量增至2000万人。然而优酷此时并没有取得很大的成绩。

「营销心得」媒体发稿平台:优酷掉队,阿里还能“养”多久?


2016年,爱奇艺和腾讯视频全面赶超优酷,国内长视频领域正式进入“三大支柱”时代。


战术摇摆,人事变动


优酷从巅峰到衰落的每一步都与它的战术定位息息相关。


优酷,合并土豆后,一直专注于ugc。当领域趋势转向pgc和会员付费的并行模式时,古永强依然强调ugc和广告创收,模仿youtube大力推广客户自主制作文案。


优酷转型不是错误。当时ugc平台不容易找到盈利模式,而剧和综艺可以带来流量,煽动企业品牌广告。优酷把方向转向版权和自制文案的时候,离老板的位置越来越远。


“中国的长视频领域相当畸形。好剧本好演员只能买,平台支付的高价版权赚不到,但是不买版权就没有流量。像搜狐视频,不买版权会逐渐没落。”视频领域专家路遥提到。


优酷在严重烧钱却找不到出路的时候选择投入阿里巴巴的怀抱。2016年,阿里以46亿美元全资收购优酷土豆。


马云开心反复提到阿里的双H战术,开心健康公开,阿里的娱乐对应的是第一个H .阿里娱乐在财报中表现为数字媒体和娱乐,已经分过几次合并。2019年财报显示,该板块包括优酷、uc浏览器、阿里巴巴图片、大麦、阿里音乐、阿里巴巴文学。

「营销心得」媒体发稿平台:优酷掉队,阿里还能“养”多久?


阿里大学娱乐部成立于2016年6月,俞永福任首任负责人。在他之后,杨伟东于2017年底成为轮值主席,2018年11月,范禄元接替了杨伟东。四年来,优酷在他们手里经历了整合、激进、稳定三个阶段。


俞永福是第一个放弃阿里娱乐的。他接下整合阿里娱乐的责任,建立了“2+x”的产品矩阵,即大优酷、大uc、淘宝电影等垂直业务群。


在王皓看来,优酷被收购后最大的区别就是领导层对文案的界定和重视。“优酷最初有音乐和游戏频道。早期直播游戏不流行的时候,优酷是所有游戏沉重的视频评论的聚集地,优酷本身就是一个小生态。但被收购后,优酷作为阿里娱乐的一部分,开始重视起来,逐渐放弃ugc文案,最终成为一个播放平台,一个专注于剧和综艺的平台,和爱奇艺、腾讯视频一模一样。这就相当于优酷在爱奇艺开创的赛道上竞争追赶。”

「营销心得」媒体发稿平台:优酷掉队,阿里还能“养”多久?


继于永福之后,当时掌管优酷的杨伟东成为第一位轮值主席。上任后,杨伟东的重点仍然是优酷。优酷的定位是“剧类+综艺连载,深度培养观众。”


然后是热播剧《白夜追击》《司马懿军师联盟》,还有爆款综艺《这!这是街舞,这是灌篮等等。今年优酷的市场表现不亚于竞争对手,但在视频领域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投入越大,亏损越大。


阿里巴巴2018年第三季度报告显示,阿里大学娱乐业务亏损达48.05亿元,亏损原因是投资正版制作和购买版权。


至少在音量方面,优酷已经赶上了。但不久之后,杨伟东本人离职,因为他因涉嫌经济问题而配合调查。


范禄元上任后,优酷的风格又变了。


优酷现任员工李锐告诉福安财经,去年和前年优酷都很动荡。杨伟东在任时,工作环境相对宽松,现在细节管理更加严格。优酷目前的战术是求稳,范禄源的目标很务实,比如长视频保持高水平,短视频有所突破,要减少损失。


“范禄源不会花很多钱买大戏来换取像杨伟东这样的大流量。他甚至建议优酷整体可能要两年才能落户。他认为,整个产业链的竞争还处于胶着状态,可能是五年后。真正竞争。”


阿里会放弃大娱乐吗?


最新发展是优酷要重新拿起ugc,在短视频上发力。


优酷今年的目标是更年轻,做短视频,减少损失。6月,优酷宣布将进行重大修改,短片、视频等pugc文案将在优酷首页热播推荐下以双瀑布的形式出现。原来的“发现”模块改成了“动态”,可以看到关注的创作者发布的文案。此外,新版还开辟了话题页面和讨论区。

「营销心得」媒体发稿平台:优酷掉队,阿里还能“养”多久?


“今年我们还会做一个优酷号,把大部分预算拿给优酷的人,包括一个小小的mcn组织。为了支持这些账号,优酷甚至会和一个小的高质量的早期上传者签订一个保证和分享协议。公司已经在拉人名单了,会有比较来挖。”李锐告诉燃烧金融。

「营销心得」媒体发稿平台:优酷掉队,阿里还能“养”多久?


从表面上看,优酷的没落主要是平台文案的错。


“18年世界杯,优酷花了近10亿买下了世界杯的独家播放权,客户数量大幅上升。但整体文案承接不够好,后期留存下降。”这个!就是去年夏天《街舞》《长安最长的一天》火了,其他时期都很平淡。优酷整体文案的多样性不如爱奇艺,有点破。”李锐说道。

「营销心得」媒体发稿平台:优酷掉队,阿里还能“养”多久?


再深入看,其实是战术问题。


李锐提到,视频领域虽然烧钱,但是各家都不缺钱,优酷的策略太游移不定。2018年优酷烧的钱不比其他两家少,但是2019年收缩了,四年换了三个高层。一个综艺节目从拍摄到播出可能过了一年,很多战术思路不能一致。


另外,虽然说有阿里娱乐做后盾,但是优酷和阿里系统的生态还没有完全开放。比如李锐,“这个!就是可以打开街舞之类的头部节目或者剧,普通节目是不打开的。越来越多的项目开放,而不是机构项目。


优酷落后,阿里娱乐其他板块不尽如人意。那么阿里娱乐俱乐部会像王兴说的那样开始放弃倒计时吗?


马云曾在湖滨大学演讲时说:没关系,我们给大娱乐的时间是11年。视频领域专家伯德认为,阿里在优酷上的定位不是创造收入,而是促进日常生活。本质上,他们的运作模式是不同的。阿里收购优酷是常事,大企业核心行业的产品必须有。优酷补充了阿里的一个空缺陷。

「营销心得」媒体发稿平台:优酷掉队,阿里还能“养”多久?


易观国际分析师马世聪也认为:“阿里不会放弃大娱乐,客户在娱乐文案上花了很多时间,尤其是在目前流量红利期消退,股票客户无法向对手交待的情况下。”


然而,优酷的困境并不一定是结局。


“视频是一个无限的游戏。到现在为止,说谁更成功也没多大意义,因为三者都无法盈利,还都有麻烦。”李锐说。


上一篇:「营销心得」软文营销宣传平台:网络巨头“抢”民营银行牌照 “网络+银行”成趋势

下一篇:「营销心得」新闻软文发布平台:网店刷单被要求自查三年补税,以后谁敢"吹牛皮"


标题:「营销心得」媒体发稿平台:优酷掉队,阿里还能“养”多久?    

地址:https://www.wenfangge.com/a/rwfb/12851.html


注明“来源:文芳阁”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文芳阁软文推广平台,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如有对内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0@163.com,本人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