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的利润是多少?”“相比bilibili,同样具有社区属性的豆瓣为什么慢慢实现了?”这是豆瓣客户心中一直存在的疑问。
其实豆瓣和bilibili都给客户带来归属感。Bilibili的客户和投资者习惯称其为文案平台。它和普通平台最大的区别在于,它起源于一个基于二次元的有趣网站。也就是说,本来就是一个小圈子,所谓的圈子就是一群有共同利益和共同需求的人,客户可以在平台上找到一种认同感。
豆瓣客户也能体验到“认可”。2005年,豆瓣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柏杨(网名阿拜)建立了豆瓣平台。在内部设置上,豆瓣分为三个部分:记录分享、发现推荐、和朋友交流。三位一体体系为客户创造了全面立体的环境,形成了集朋友、团体、收藏为一体的“小社区”,聚集了一批年轻的艺术家。
豆瓣和bilibili都在不断的吸引着想要拥有相同身份,追求某种精神气质和某种抱负信念的人。值得观察的是,bilibili作为两个具有社区属性的社交平台,正在快速成长,市值超过121.46亿美元。从bilibili的各项业务来看,呈现出健康快速的发展趋势,包括直播、广告和电子商务在内的收入增长迅速,表现出色。相反,豆瓣还是局限于少数民族。有哪些核心区别?在这里,我们略知一二。
缺乏独特的顾客价值,不能让顾客“上瘾”
从商业模式来看,独特的客户价值非常重要,是每个平台的卖点。
豆瓣早期通过广泛收集和收录冷门小众的书籍和电影,明确了其作为文案平台的突出优势。通过“顾客推荐”、“顾客形成”和“顾客享受”等功能,为顾客提供一种自我建立和满意的机制。喜欢豆瓣的客户觉得这个社区干净纯粹,营销因素干预很少,每个群体都是由客户管理,平台很人性化,没有过多的干预。
虽然大家都对“豆瓣”平台着迷,但问题是豆瓣对于客户来说不够独特。豆瓣的各种群,首页的新闻联播,都是大多数人打发时间的好地方。租房的时候去豆瓣租房群逛逛,钓鱼的时候去豆瓣群逛逛,但是客户不会因此而产生费用,甚至找不到明显的收钱网点。相比之下,bilibili的盈利模式非常直白。比如喜欢动漫和二次元的人,与游戏有着天然的内在联系,这叫联想诉求。客户可以发现bilibili把游戏当成了收钱人,游戏本身很容易依赖上瘾。
商业评论家吴伯凡说:“商业模式的最高境界之一是追求垄断。所谓垄断,就是上瘾依赖。”豆瓣形成的社区组织可以让受众产生一定程度的上瘾,但这是一种轻度的上瘾,上瘾时不满足并不痛苦。但是上瘾依赖是指你对它有一定的依赖和迷恋,一旦不满足就会很痛苦。
bilibili处理的恰好是客户的痛点,而豆瓣的产品形式并没有真正处理客户的痛点。
另外,随着豆瓣不同圈子真实客户的迅速膨胀,豆瓣评论文案写作水平降低,豆瓣社区的主要客户“文艺青年”在大众化过程中逐渐淡化。少数民族文艺社区的氛围所带来的强烈的身份认同感和自豪感逐渐从顾客中消退。包括提到豆瓣,越来越多的客户想到了“豆瓣八团”,大量娱乐圈明星的八卦纷纷涌入。很多文艺情结很强的老顾客认为自己的精神世界受到挤压,顾客无法实现产品的独特价值,不会有消费行为。
市场没有护城河,盈利模式简单
在商业模式上,网络平台注重独占资源,注重独当一面的能力,从而形成市场的护城河。这方面豆瓣也是欠缺的。比如一个人想买书,在网上看这本书的评价,他可以在豆瓣上搜索,但是它的文案不是唯一的,有很强的可替代性。客户可以去知乎找相关内容处理困惑,也可以去虎扑。尤其是深度,豆瓣的资源就更不明显了。
另外,豆瓣并没有捕捉到一小部分圈子受众的客户心理。有客户说:“网上有一个哲学网站,我至少花了1000块钱帮它做生意。推荐了一个dk出版的《博物全书》,印在精装铜版纸上,500多块钱,打折后近300。包括一个讲欧洲历史的微信官方账号,卖一点欧洲旧书,甚至100年前,200年前。”可见,中国有一个“绝版书”的营销市场,但豆瓣对这个市场视而不见。另外,豆瓣错过了网络快速发展的机会。2012年,豆瓣电影曾想过开通网上电影选座功能,但最终猫眼电影迅速成长,豆瓣网上售票业务团队只能出售。
相比之下,bilibili牢牢守护着它的护城河。Bilibili在其盈利模式中使用“迪士尼模式”。迪士尼模式是什么?也就是说,迪士尼的动画片产生了大量的忠实粉丝,迪士尼开发了这种价值,形成了迪士尼乐园。bilibili 40%以上的收入来自游戏,游戏也有非常明显的溢出效应,bilibili牢牢抓住了这一点。bilibili的另一个业务是直播业务。如果有人在那里玩游戏,就会有人看游戏。如果以bilibili为平台,则从直播奖励中抽取。
值得一提的是,豆瓣目前最大的问题是它是一个传世的老网站。网站越老,盈利模式就越简单。尤其是对于文案网站来说,可想而知的盈利模式就是广告。而读书看电影,首要群体是文艺青年,或者说是多愁善感的青年。然而,我们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事实,他们的生产力和消费能力并不那么强。换句话说,豆瓣里有很多消费能力和感情都很强的人,但是如何让他们在豆瓣上交易也是一个难题。
相比豆瓣,bilibili的盈利模式更加开放。bilibili副董事长兼首席运营官李希在接受采访时说:“2020年,我们将向所有企业品牌合作伙伴开放这一生态,让每个人都有机会抓住几代人成长的生态红利。清晰开放的生态资源包括14部国产动画、15部纪录片、6部综艺、30多个UPs、11件大事、电子竞技、虚拟偶像。"
不仅如此,bilibili还将大规模开放up车主的商业化合作;bilibili的付费课程也正式开启了内测。音乐方面,bilibili推出“音乐之星计划”招募音乐人。音乐大师的副本将获得bilibili 100亿曝光流量的支持和数百万特别奖金;Bilibili也在与各大平台争夺网络名人。根据“时尚之星项目”的一份招聘通知,bilibili将在微博、颤音、Aauto rapper、小红书等网站上,对未上传或粉丝少但粉丝超过一定数量的红色博主给予资源支持。可见,在加速商业化的后半段,bilibili不断探索社区氛围下的盈利模式。
总的来说,如果简单的按照网络产品的高频场景、客户需求、把握客户痛点三大需求来衡量豆瓣,可以说从商业价值上来说豆瓣做的还不够,这是豆瓣还没有破圈的根本原因。
下一篇:「营销心得」软文营销的特点:印度禁用59款中国App 微信、QQ、微博等在内
标题:「营销心得」信息热点事情营销:为什么豆瓣一直没有破圈?
地址:https://www.wenfangge.com/a/rwfb/12656.html
注明“来源:文芳阁”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文芳阁软文推广平台,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如有对内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0@163.com,本人将予以删除。